网络环境下名誉权侵权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_bright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在为交易和社交等提供了全新、便捷的服务的同时,也给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提供了新的机会。近年来出现的各种微博、微信、博客等网络环境下的名誉权侵权案件,引起了法学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广泛讨论。相比传统媒体中信息的传播,网络信息的传播具有其特殊性,表现为速度更快、范围更广、跨越地域等,当名誉权侵权行为发生时,责任主体的虚拟性、多元性使得问题变得复杂。网络环境下的名誉权虽然与传统民法上的名誉权同属于人格权的范畴,但基于网络的特殊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网络上名誉权侵权的认定也存在区别对待的新问题。对于网络名誉权侵权的规定仅仅散见于一些法规、规章和最高院作出的司法解释中,在我国并没有一部专门的、完整的关于网络环境下名誉权侵权的法律规范。由于立法层次、立法部门不同,没有统一详细的制度规则,导致这些规范的侧重点也不同,难免会出现纰漏,这无疑会使得公民合法权利的保障存在缺失。我国关于网络名誉权侵权的立法与司法保障,明显落后于新媒体时代通信的发展,科技的创新对法律的调整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笔者将名誉权侵权行为定位在网络环境中,尝试在传统侵权责任理论的框架下,对网络名誉权侵权的归责原则、构成要件、责任承担等方面进行分析,力求厘清相关概念及理论问题,寻找网络名誉权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进行分析论证,在研究的基础上从解释论的角度探讨理论的外推性。同时结合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不同理解和处理意见,借鉴国外立法、司法和网络监管经验,对我国现有法律规定提出完善建议,以期适应迅速发展的网络产业,保障民事主体的人格法益。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规范分析方法、比较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网络环境下名誉权侵权行为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以真实的案例为切入点,通过对案情、法院判决的分析,引出该现象背后存在的法律问题。第二部分从传统民法上的名誉权概念出发,对传统理论进行梳理,进而引出网络环境下名誉权的界定,并分析网络名誉权侵权的特点及方式,鉴于网络名誉权的保护会存在与言论自由的价值冲突,阐述了协调该冲突的不同模式,明确两种权利的利益衡量。第三部分讨论了网络环境下名誉权侵权的法律认定,包括归责原则、构成要件、责任承担和名誉权侵权的救济。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对各种观点进行梳理,论述网络名誉权侵权法律认定的特殊之处。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域外和我国有关网络名誉权侵权的法律规制现状,首先以美国、英国、韩国、德国为例,对规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其次分析我国有关的法律规定,进而提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五部分借鉴了国外有益经验,对规制我国网络环境下名誉权侵权制度提出了笔者的建议,从立法方面、司法方面和行业自律方面进行完善,以期更好的解决存在的问题。
其他文献
豆豉富含蛋白质、各种氨基酸、乳酸、磷、镁、钙及多种维生素,色香味美,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我国南北部都有加工食用。但若不注意加工工艺,会致使品质下降,甚至霉变,造成经济损失。
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明确城市是为人而设计的。而不是我们为了城市而存在,城市要具有人性化的特点。虽然说城市的存在是以其所承担的城市功能为主的,但是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科学地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学生学会同
目的构建核体蛋白SP110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并进行慢病毒包装,为研究SP110在结核病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技术获得SP110基因序列并将其插入到慢病毒穿梭质粒LV
高校学生党员质量的提高是目前高校党组织发展的要务。但现有的学生党员发展培养机制存在薄弱环节,缺乏科学合理的体系。学生党员发展培养量化考核体系涵盖了对考察对象各方面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联合针吸活检术对肺内肿块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临床气管镜检查、痰检,不能确诊的58例肺部占位性病变给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
桥梁在实际工况下的静动力学响应性能是桥梁使用时的重要参数,是评价设计、施工等各方面的必要的手段,对桥梁的使用与安全极为重要,对于悬索桥更是如此。本论文即是参照国内已有
本文主要对黑糯玉米色素提取工艺流程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提取时间的影响最大,温度其次,提取pH值和料液比的影响相对较小。黑色素耐光性较差,但其耐热性较强,
通过分子马达生物传感器技术建立一种特异、便捷、快速的食源性轮状病毒检测方法。以F0F1-ATPase为核心构建分子马达,以轮状病毒保守片段VP7设计各血清型通用探针,通过生物素
文章通过对公交制度变迁渐进性特征的分析,通过建立非对称博弈模型,在深入分析研究模型的基础上,合理抽象公交行业渐进式制度变迁过程中的经济社会现象,以期更好地解释和寻求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