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特别是3.11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核设施、核废物的安全管理被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工厂产生的高放废液,在所有放射性废液中由于放射性含量高、毒性强、成份复杂,始终是核废物安全治理的重点。在没有实现最终治理之前,高放废液的贮存过程需要特殊的防护和安全可靠的技术手段,来保障高放废液的安全,将放射性废液与环境隔离开来,以避免对环境的任何污染。目前,我国高放废液贮存期较长,贮存设施大多数超过设计服役期限,安全运行状况较差,对超期服役高放废液贮存安全状况作适当的分析、评价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同时,鉴于高放废液安全管理的等级较高,在整个放射性废物管理系统几乎占据核心位置,因此本课题研究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中、低放射性废物同类安全问题起到借鉴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开展高放废液贮存安全分析的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介绍了国内外高放废液贮存设施的运行状况,确定了以我国后处理某工厂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对象。然后介绍了后处理高放废液贮存设施的基本概况和历史运行状况。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了该设施各系统现阶段的安全保障能力、分析了与国家标准要求的差距,最后对高放废液贮存设施的安全进行了评价。上世纪70年代前苏联南乌拉尔核电站高放废液贮槽冷却系统失效,液位、温度指示误差,并由于人员失误造成高放废液蒸干,发生高放废液贮槽气体爆炸事故,成为世界第二大核事故。因此,高放废液的安全因素控制是保障其安全运行的关键条件。本文通过对高放废液自释热、释氢、蒸发、沉积、腐蚀和核临界等主要影响贮存安全的风险因素分析,认为高放废液贮槽超期服役后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应加强每个环节安全管理,做到防患于未然,防止污染物扩散到生物环境中去。本文还对这些风险因素可能引发的事故和后果进行了计算和评估,对防范事故的发生和控制事故的扩大提出了预防措施。对于不可确定的事故,文章中建立了假想临界事故景象,考虑了临界事故发生后周边公众群体吸入气载放射性物质后的总吸入待积剂量和发生高放废液泄漏事故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本文在对高放废液贮存设施、内在风险因素分析和事故后果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性地研究了保障高放废液安全贮存的关键技术,认为及早开展高放废液倒出技术和搅拌技术研究,并投入应用对于保障废液安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最后对某工厂高放废液贮存设施安全状况进行了总结,并对工程实践活动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