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6周期ED方案和8周期EC-D方案的在乳腺癌辅助化疗患者中的完成情况、疗效及毒副反应情况,为化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乳腺外科行手术治疗后接受ED(表柔比星/多西他赛70/75 mg/m2,每3周重复,共6周期)和EC-D(表柔比星/环磷酰胺70/600 mg/m2 24周期序贯单药多西他赛75mg/m24周期,每3周重复,共8周期)化疗方案的乳腺癌患者进行电话问卷随访,了解患者的辅助化疗方案的完成情况及后续其他治疗情况(包括放疗、内分泌或其他治疗),化疗相关副作用及复发、转移、生存情况。同时统计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比较两种化疗方案的完成情况、疗效、副反应情况。结果:共37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接受ED方案化疗的患者250例,接受EC-D方案化疗的患者124例,中位随访时间38.6个月(13个月至6年)。两组患者基本特征均衡可比。化疗完成情况方面,接受ED化疗的患者中有25名患者未完成化疗,接受EC-D方案的患者中有7名患者未完成化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vs 94.4%,P=0.174)。疗效方面:ED组与EC-D组的患者的OS和DFS均无显著性差异(log-rank PDFS=0.919, log-rank POS=0.069)。副反应方面:骨髓抑制情况,ED组患者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高于EC-D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ED 81.2% vs EC-D 78.9%,P=0.660)。ED组有76.9%的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应用过G-CSF, EC-D组患者中G-CSF使用率为75.2%,二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850)。胃肠道反应,EC-D组发生严重胃肠道反应的患者较多(ED vs EC-D 29.2% vs42.0%,P=0.058)。月经改变的发生情况:应用两种化疗方案的患者出现CIA的比率无统计学差别(ED vs EC-D 59.5% vs 63.1%,P-0.755)。结论:ED方案和EC-D化疗方案的完成情况和毒副反应相似。两种化疗方案的短期疗效没有明显差别,长期疗效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更多病人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