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生成发明专利问题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ful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目前,我们虽然处于弱人工智能时代,但人工智能通过学习数据、执行算法已经可以生成新的技术方案,实践中也已经出现了人工智能生成发明实例。从发明创造成果的外在表现特征来看,人工智能生成发明与自然人发明并无明显的区别。随着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的“智能”程度越来越强大,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可能会在短时间内生成大量的发明创造,这显然会对现代专利法律制度带来巨大的冲击与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分析人工智能生成发明能否成为专利保护的客体、厘清人工智能生成发明的专利授权条件、划定人工智能生成发明的专利权归属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当前弱人工智能时代为立足点,按照理论和实践两个面向,从人工智能生成发明能否成为专利保护的客体、对发明人制度的挑战与应对、专利授权条件和专利权归属等四个方面详细探究人工智能生成发明的专利问题。在具体研究中,本文主要运用规范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共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为人工智能生成发明的概述,主要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原理介绍了生成发明的特点以及对现代专利法律制度带来的挑战。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目前,人工智能已经被应用到金融、教育等多个行业,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从而对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整个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人工智能已经可以通过学习数据和执行算法来生成发明技术方案,这就对“以自然人发明”为核心的现代专利法律制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其中首当其冲的是人工智能生成发明能否成为专利保护的客体问题。如果承认了人工智能生成发明的可专利性,就需要调整现行专利法中的发明人制度,明确人工智能生成发明的专利授权条件和专利权归属。第二章为人工智能生成发明的可专利性分析,本章主要讨论的是人工智能生成发明能否成为专利的客体问题。给与人工智能生成发明法律保护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一方面,以法律的形式保护人工智能生成发明能够最大程度上激励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创造和使用,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健康发展,增加社会福利,符合功利主义理论;另一方面,给与人工智能生成发明法律保护是平衡人工智能的投资人、所有人等主体与社会公众之间利益的体现和要求。人工智能生成发明其形式上属于“技术方案”,不属于专利排除的客体,能够满足专利的“三性”要求,与商业秘密相比,采用专利的形式保护人工智能生成发明具有禁止反向工程、避免技术重复研发等优势。如今,面对人工智能能够生成发明的现实,我们应当适时调整法律制度,承认人工智能生成发明的可专利性,以此规范人工智能行业的市场竞争行为,应对和解决人工智能生成发明产生的法律纠纷等问题。第三章主要探讨了人工智能的法律主体资格。人工智能能否具备法律主体资格不仅关系着生成发明的专利权归属问题,还涉及专利申请文件中填写“发明人”的问题,是讨论人工智能生成发明对发明人制度的挑战及其专利权归属的前提。关于人工智能的法律地位问题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应该是从事物的本源出发,按照“以人为本”的伦理基础,尊重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研究和思考。我们研发、制造人工智能的目的和初衷在于解放人类,而非取代人类、奴役人类或者消灭人类,故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发展应当遵循“安全可控”的伦理原则。按照该思维方式,人工智能不能够具备自由意志能力这一法律主体的必要条件,也无法通过“法律拟制”的途径具备法律主体资格,其属于被人类支配的对象,只能作为法律的客体,而不能成为法律主体。这是调整发明人填写制度、划定专利权归属的依据。第四章为人工智能对发明人资格的挑战与应对,主要介绍了人工智能生成发明的专利申请实践、对发明人制度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等内容。2018年,美国人工智能专家斯蒂芬·泰勒向英国、美国和欧盟等国家或地区的专利行政部门提交了两件人工智能生成发明专利申请,并在申请文件中将生成该发明的机器人“DABUS”列为“发明人”。最终,上述部门以填写的“发明人”不符合专利法要求为由驳回了这两件专利申请。从中可以看出,人工智能生成发明对发明人制度的真正挑战并不在于承认其可专利性会侵蚀自然人发明的空间,或者打击自然人创造的积极性,而在于专利法中的发明人制度设计并不适用于人工智能生成发明专利的申请实践。多数国家的专利法均规定了发明人的署名权,该权利主要通过要求申请人在申请文件中填写发明人的方式予以保障和实现。然而,必须填写发明人的专利法规定使得发明人署名权的行使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为了保障发明人正当行使署名权的自由,可以不再强制要求专利申请人在申请文件中填写发明人,是否填写发明人应当根据发明人的要求和意愿,这就顺便解决了人工智能生成发明专利申请过程中填写“发明人”的困境。第五章分析了人工智能生成发明的专利授权条件问题,主要介绍了人工智能生成发明的专利“三性”及申请文件的要求。实用性要求申请专利的发明能够进行工业上的应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的效果。作为技术风险的事前监督机制,实用性审查可以避免授予专利权的人工智能生成发明给人类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害。就新颖性而言,人工智能生成发明的专利新颖性在判断标准、判断方式等方面与自然人发明似乎没有较大区别。相较而言,人工智能生成发明获得专利授权的创造性条件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如果出于激励自然人发明创造等原因而提高人工智能生成发明的专利创造性标准,无疑将导致大量的人工智能生成发明被作为自然人发明来申请专利,这使得专门为人工智能生成发明设置的专利创造性标准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既然我们承认了人工智能生成发明的可专利性,就应当将其与自然人作出的发明创造同等对待。从专利审查和授权实践来看,按照自然人发明的专利创造性标准,根据综合对比原则审查和判断人工智能生成发明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否显而易见更具有可操作性。当然,在人工智能时代,应当允许专利审查员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审查专利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以提高专利审查效率,解决申请案积压问题,减轻审查员的工作负担。第六章为人工智能生成发明的专利权归属。因人工智能不具备法律主体资格,无法享有和行使专利权,故人工智能生成发明的专利权只能授予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人工智能生成发明毕竟属于一种新事物,无论按照孳息理论、职务发明理论、添附理论还是智力贡献度来确定其专利权归属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创造性人工智能本质上是一种“发明工具”,其根据人类的指令生成的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应当归属于该人工智能的实际操控者,既可能是人工智能的所有人,也可能是使用人。当然,在人工智能的所有人与使用人相分离的情况下,生成发明的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归属事项首先应当遵循当事人之间的有效约定。
其他文献
建设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能源安全、高效、清洁供应的客观要求,也是能源转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我国特高压直流工程的不断投运和新能源的大量并网,交流电网潮流变化引起换流站离散调压设备频繁动作的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当前工程中,换流站和交流系统无功电源独立控制,而为解决送、受端电网局部动态无功支撑能力不足问题建设的直流配套电源(如:换流站内的大容量调相机),存在稳态调节能力利用不足的问题。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受中国传统文化和企业体制等多因素影响,我国民营企业大多带有较为浓重的家族化气息。家族化一方面会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同时也会衍生出其他治理问题。家族企业的健康发展一直是企业界和学术界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当前,从路边摊、小作坊到市值几十亿的上市公司,“夫妻搭档”共同经营管理的企业广泛存在,数量众多。夫妻共同持股的家族企业,是否意味着婚姻涉
铁基氧化物/氢氧化物具有较高的比电容、稳定且宽的工作电位窗口、对环境友好和矿藏资源丰富且廉价等众多优点,因此在超级电容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是铁基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着导电性差和体积变化大导致结构不稳定的缺点,因此其电容性能和循环稳定性不是很理想。经过研究发现,通过设计合理纳米结构、元素掺杂、与高导电性材料复合以及引入缺陷、空位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铁基材料上述的局限性。特别是将铁基材料与碳材
在严峻的环境挑战和能源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氢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后简称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率、零排放的能源转化装置,在氢能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特别是在交通运输领域,配备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汽车将在低碳能源转型中发挥长效积极作用,助力我国达成“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目标。然而,燃料电池在汽车动力系统,尤其是全功率式架构仍面临诸多关键技术难题,如:受内部物质传输限制而导致的
脂质修饰策略在药物和药物载体的研发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药物分子通过共价键与脂质片段连接得到药物-脂质缀合物,这种药物修饰策略被证实具有提高药代动力学性质,增强口服生物利用度,改善物理化学性质,进而提高药物活性,降低毒性和提高靶向性等优点。而药物载体与脂质片段进行共价连接得到的基于脂质的药物传递系统,因其能克服许多生物屏障并呈现出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成为优化药物载体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
当前我国已跃升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价值循环的联通枢纽,是连接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关键节点。但是近年来国际单边主义和逆全球化趋势逐渐增强,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加剧了这一负面影响,我国乃至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都出现上下游不同步、产供销脱节等问题,这反映出世界生产体系的脆弱性。为此,基于上述背景,考虑到中国完备的工业生产链体系和庞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
壳体属于空间受力体系,因其跨度大、承载强、造型美观而受到青睐。一般而言,板被认为是受弯构件,而壳被认为是受压构件,这无非是希望壳体在设计载荷下产生弹性变形时壳板横断面上始终只有压应力而不出现弯矩,即希望壳体具有最佳的结构形态。然而,按现有设计方法设计的壳体,通常会存在弯矩甚至是拉应力。为此,研究者提出采用悬吊柔性材料的试验方法来创建具有最佳结构形态的壳体初始结构形状,即所谓的物理逆吊法。但由于受材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融资约束一直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为了完善金融市场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中国的金融市场仍不完善,资本市场融资约束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就中国而言,不仅存在一般意义上的金融抑制,而且还存在基于所有制性质的信贷歧视。与此同时,随着全球生产网络的不断深化,中间品贸易占全球贸易的比重越来越高,进口中间产品已成为中国进口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进口国而
本论文旨在揭示麦考密克制度法理论的内在构造与演变逻辑。大体而言,以“作为制度性事实的法律”和“作为制度性规范秩序的法律”为依凭可基本划分出前后两个理论时期,而如何展现前后之间的转换则不仅需要对这两方面内容分别予以考察,同时还需要深入揭示演变时的内在动因与详细过程;此外,由于制度法理论本身构成了法律制度主义的一个部分,因而本文的讨论就将从后者开始。具体而言,全文内容安排如下:引论部分着重说明了为什么
高功率轻量化机械传动系统是航空航天、武器系统、交通运输和制造装备等行业迫切需求的核心关键系统与装置。行星滚柱丝杠副因其具有高精度、大负载、高功率比、轻质量、小体积、低噪音和长寿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装备、高精密机床、汽车、船舶与机器人等国家重点发展领域。行星滚柱丝杠在运动过程中是多点滚滑接触,大负载或者高速度的工况将带来温升大、磨损严重和寿命缩短等问题,已成为制约行星滚柱丝杠向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