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用地是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以来,农业用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全国大规模迅速铺开,但在此项工作的推进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问题:农户参与度不高、基层政府工作机制不健全、因土地测量面积与原承包权证不符引发的土地纠纷等众多障碍因素与之相随。积极探究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阻力的发生原因,因地制宜制定精准的工作机制,采取合理高效的工作方法,推动农业用地确权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基于对永城市进行农业用地确权的农户与村组进行问卷调查和对当地政府进行访谈,得出第一手资料。农户方面,回收有效问卷206份;政府和村组方面,回收有效问卷10份。利用SPSS二元逻辑回归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深入探讨政府、村组、农户这三个确权相关主体的行为动机,并对当地开展确权工作的机制体制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当地政府组织开展确权工作机制与流程相对完善,大部分村组和农户接受,但还需进一步做好确权了尾,提高效率颁发证书。2、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家庭成员数、家庭成员外出务工数以及家庭年收入与所承包农业用地确权是否顺利开展并未呈现显著的相关性。说明农户受教育程度并不影响农民的确权认知度和参与度;家庭成员外出务工数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对确权的配合度,但不能决定其所承包土地确权进度;家庭收入越高,土地依赖度越低,确权的接受度就越高,呈正相关性。3、确权后,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略有提高,农业投资力度提升,主要表现在耕作所需的农机、良种、化肥、农药、灌溉、土地平整等方面。4、确权提升了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也为农户利用土地产权投资提供了法律保障。农户在确权后土地流转意向选择中不再仅仅依靠“人情”支撑,可以更科学的选择产权交易中心进行流转,更好的按照自己实际所需选择土地流转租金支付方式。5、确权中产生的土地纠纷问题,不仅只存在于农户与农户之间,也存在于农户与村组、政府之间。其中,引发土地纠纷产生的原因主要存在于土地面积问题、产权归属问题、解决方式方法3个方面。6、确权前后,农户土地流转和农业投入的意向大幅升高,得益于农户对土地产权的明晰化和用途扩大化的政治环境熏陶。针对永城市开展农业用地土地确权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研究,结合国内其他地区开展农业用地确权的工作启示,提出合理化的解决建议,加快永城市农地确权进程,推动未来现代农业和农村的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