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有肩部功能障碍的上肢过顶运动项目的优秀运动员,通过颈椎稳定性训练,借助肩胛骨的静态和动态测试指标观察肩胛带肌肉功能的变化。阐述颈部深层稳定肌和颈部本体感觉在肩颈部肌肉力量失衡机制中的作用。为肩部损伤康复治疗提供新的参考方案。 方法: 选取北京体育大学上肢过顶项目优秀运动员存在肩部不适者20人,以肩功能障碍评分问卷(DASH)大于10%为纳入标准。随机分为实验组(E组)和对照组(C组),进行7周的康复训练。E组进行颈深屈肌和颈椎本体感觉训练,C组进行肩胛带力量训练。对患侧的圆肩角度(RSA)、肩胛骨系数(SI)、肩胛骨内侧移动测试(LSST)测试和在特定8个动作(W、T、Y、SP动作、肩关节屈曲动作和肩关节后伸动作、俯卧下降动作和俯卧撑起动作)中斜方肌上束(UT)、斜方肌中束(MT)、斜方肌下束(LT)和前锯肌(SA)的表面肌电信号变化,观察肩胛带肌肉功能活动情况。测试结果用统计学方法处理,E、C两组干预前后和干预后组间进行比较。 结果: 1.RSA:E组的RSA非常显著减小(P<0.01);C组的RSA显著减小(P=0.04)。 2.LSST:E组和C组在肩关节0°位时,干预后肩胛骨下角到同一水平线的脊柱棘突之间的距离均显著减小(E组P=0.037,C组P=0.039);从肩关节0°到外展45°位时E组出现显著性增加(P=0.048);从肩关节0°位外展90°E组和C组显著性增加(E组P=0.01,C组P=0.02)。 3.目标肌肉的动员能力:E组UT动员能力显著下降(W动作P=0.02;肩关节后伸P=0.047),MT动员能力显著提升(肩关节屈曲P=0.014;肩关节后伸P=0.018);LT动员能力显著增强(肩关节屈曲P=0.018);SA动员能力提升(SP动作P=0.021,肩关节屈曲P=0.014,肩关节后伸动作P<0.01)。C组中MT动员能力增加(T动作P=0.016;肩关节屈曲P=0.014);SA动员能力提升(肩关节后伸P<0.01)。 4.目标肌肉的活动比率:E组的UT/SA显著减小(俯卧下降P=0.032),UT/LT显著减小(俯卧撑起P=0.042);C组UT/MT显著减小(俯卧下降P=0.034;俯卧撑起P=0.033)。 5.目标肌肉的RMS:E组的UT显著增加(俯卧下降P=0.030);LT显著减小(俯卧下降P=0.038;俯卧撑起P=0.016)。C组的SA显著性增加(俯卧撑起P=0.024);组间比较发现,UT显著性变化,E组UT的RMS大于C组(俯卧下降P=0.025,俯卧撑起动作P=0.01),E组SA的RMS小于C组(俯卧下降P=0.045)。 6.上肢Y-Balance test结果:外下侧显著增加(E组P=0.014,C组P=0.01);综合比值显著增加(E组P=0.021,C组P=0.024)。 结论: 1.颈椎稳定性训练和传统的肩胛带力量训练对有肩功能障碍的上肢过顶项目运动员的肩胛带肌肉失衡问题均有改善作用。 2.颈椎稳定性训练较传统肩胛带力量训练影响不同,可以有效地抑制斜方肌上束肌纤维过度激活问题。 3.颈深屈肌和颈椎本体感觉对肩胛带部肌肉功能失衡具有影响。 4.肩胛带肌肉功能失衡的人群除传统的肩胛带力量训练外,可以进行颈椎稳定性训练,促进肩胛骨带的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