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儿童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由于发生异位萌出时患儿通常没有主观症状,因而往往是在诊治其他口腔疾病时拍摄曲面体层片而发现。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如不能纠正,不仅牙长轴倾斜,导致上、下颌第一恒磨牙无法建立正常咬合关系,并且近中倾斜的第一恒磨牙中央窝会与第二乳磨牙远中面形成三角形间隙,咀嚼时大量的食物残渣及软垢会堆积在三角形间隙内,极大的增加了第二乳磨牙远中邻面及第一恒磨牙咬合面的患龋机率。更重要的是,第一恒磨牙近中倾斜时会造成第二乳磨牙牙根吸收,如第二乳磨牙发生严重的牙根吸收必然过早脱落,将会导致错牙合畸形的发生。因此早期纠正异位萌出的第一恒磨牙,尽量避免第二乳磨牙牙根吸收导致其早失是临床工作者的关注热点,但临床治疗时机和决策参考仍待解决。目前虽然有文献报道第一恒磨牙越向近中倾斜越容易阻生,但第一恒磨牙近中倾斜到何种程度会造成第二乳磨牙牙根严重吸收,第一恒磨牙的角度是否可作为判断第二乳磨牙牙根吸收程度的主要指标尚缺少理论支持,其角度大小与第二乳磨牙牙根吸收程度的相关性分析尚未见报道。研究目的1.统计2015年至2020年来就诊患儿中,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的检出率。对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在不同性别儿童中的发生率,牙位分布以及年龄分布中的特点,加以统计分析。2.观察曲面体层片中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时角度的范围及其对应的第二乳磨牙牙根吸收情况。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分析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的角度与第二乳磨牙牙根吸收程度的相关性,考量第一恒磨牙的角度作为判断第二乳磨牙牙根吸收严重程度的主要指标的可行性。研究方法1.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2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儿童口腔科检查、就诊的5岁0个月~7岁12个月儿童拍摄的曲面体层片,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样本。2.实验记录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样本的数据包括:年龄、性别、发生牙位、第一恒磨牙牙长轴与水平线近中夹角的角度、对应的第二乳磨牙牙根吸收程度等。3.统计分析异位萌出的第一恒磨牙近中夹角的角度,对应的第二乳磨牙牙根吸收程度,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评估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近中夹角的角度与第二乳磨牙牙根吸收程度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分析性别,年龄,牙位在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病例中占比的特点。研究结果2015年~2020年总体人群共统计得到5060人。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的患儿有473人,约占总体人群的9.35%,男性283人,女性190人,男性多于女性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发现异位萌出的第一恒磨牙690颗:上颌右侧300颗,左侧198颗;下颌右侧111颗,左侧81颗。上颌多于下颌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5岁0个月~5岁12个月271颗,6岁0个月~6岁12个月273颗,7岁0个月-7岁12个月146颗。本研究未记录第二乳磨牙牙根吸收Ⅰ级的病例,记录Ⅱ级271颗,Ⅲ级99颗,Ⅳ级128颗,上颌第二乳磨牙牙根吸收Ⅱ~Ⅳ级患儿对应的第一恒磨牙近中夹角的角度依次为(102.2°±8.5°)、(98.8°±8.8°)、(92.7°±8.5°),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R=-0.4,P<0.001)。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夹角的角度≤80°的病例均发生Ⅲ级~Ⅳ级的第二乳磨牙牙根吸收。记录下颌第二乳磨牙牙根吸收Ⅱ级116颗,Ⅲ级38颗,Ⅳ级38颗,下颌第二乳磨牙牙根吸收Ⅱ~Ⅳ级患儿对应的第一恒磨牙近中夹角的角度依次为(60.5°±7.7°)、(61.9°±9.4°)、(61.7°±9.0°),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R=0.1,P>0.05),在统计学上相关程度弱。结论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在不同性别中占比的情况:男性占比大于女性。在不同牙位中占比的情况:上颌占比高于下颌;右侧占比高于左侧。在不同年龄段中的情况:随着年龄的增加,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的病例逐渐减少,但对应的第二乳磨牙牙根吸收严重程度有所增加,且年龄越大的患儿中发现第二乳磨牙牙根Ⅳ级吸收的占比越高。上颌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的角度是造成第二乳磨牙牙根吸收的重要因素:当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倾斜时,牙长轴与水平线的近中夹角越小,其对应的第二乳磨牙发生牙根吸收的程度就越严重。下颌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的角度则不是对应的第二乳磨牙牙根吸收的敏感因素。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夹角的角度是早期干预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的重要参考,当上颌第一磨牙近中倾斜,且伴随有第二乳磨牙牙根吸收时,需积极治疗并纠正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