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出行者行为的信息发布策略对城市拥堵治理的影响机制探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pnyo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信息发布作为采取智能化手段治理交通拥堵的重要策略之一,旨在通过交通信息的发布引导公众出行,从而平衡道路网络系统的交通流分布,达到交通拥堵治理的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利用信息治理拥堵的绩效,深入研究信息发布策略对拥堵治理的影响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目前学界对此仍缺乏系统性研究。为了弥补当前研究的不足,本研究将基于出行者行为,探究信息发布策略对拥堵治理的影响机制。在文献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旨在通过对信息发布策略下出行者行为的探究,明确信息发布策略对拥堵治理的影响机制。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分析不同信息发布策略对出行者个人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以文献分析和期望效用理论、前景理论、TAM模型为基础,构建与信息发布策略相关的出行者个人路径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不同信息发布策略对出行者个人行为的影响效用。其次,剖析信息发布策略下出行者的群体行为特征。以演化博弈理论为基础,建立信息作用下出行者群体决策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对模型稳定状态的求解,探究交通信息作用下出行者个人行为与群体行为间的关系及出行者群体行为的演化过程。再次,探究信息发布策略下出行者行为对拥堵治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信息发布策略下出行者个人行为和群体行为的特征为基础,将信息作用下出行者的个人行为与群体行为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分阶段探究交通信息的发布如何作用于出行者个人及群体决策,进而改变道路网络系统中交通流的分配情况,最终影响交通拥堵治理的绩效。最后,提出信息发布策略下拥堵治理的对策建议。以信息作用下出行者行为对拥堵治理的影响机制为基础,提出拥堵治理在提高路况信息采集质量、增强拥堵治理的智能化研判能力、及时调整信息发布策略、依托政企合作优化信息发布特性、注重出行者的使用态度、提供与拥堵治理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法律与制度保障方面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在探究不同信息发布策略对出行者个人行为的影响时,构建了包含主观性因素和客观性因素在内的更完善的指标体系,实现了指标体系的创新;不仅研究信息发布策略对出行者个人选择行为的影响,同时关注信息发布条件下的出行者群体行为,从两个方面剖析了信息发布策略下出行者的行为特征,实现了研究视角的创新;将信息发布策略下出行者的个人行为与群体行为纳入统一的研究框架,研究两种行为对拥堵治理的共同影响,剖析了基于出行者行为的信息发布策略对拥堵治理的影响机制,实现了研究体系的创新。通过研究发现,信息发布策略将分三个阶段对拥堵治理产生影响。第一阶段是通过影响出行者个人的行为选择实现交通流的再分配;第二阶段是影响出行者的群体选择结果从而达到交通流的初步均衡状态;第三阶段是在干扰因素存在的环境中实现交通系统的动态均衡。本研究建立的信息发布策略下出行者行为对拥堵治理影响的流程图对交通管理部门提高利用信息发布策略治理交通拥堵的绩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在研究复合材料力学行为时,时常探究夹杂和基体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基体存在裂纹时,裂尖的应力-应变场会受到夹杂的材料参数、几何尺寸以及裂尖与夹杂的相对位置的强烈影响,在
为了得到圆形的毛化点以改善传统单头激光毛化技术椭圆毛化点对轧制钢板的均匀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采用多棱镜扫描分光技术的多头激光毛化设备。在一定离焦量下,使得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制合成气能有效利用CH4和CO2这两种温室气体,而且制得的合成气在工业上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催化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的各种催化剂中,虽然贵金属催化
目的:观察蒙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采用辩证分型治疗,分为血毒热型、粘热型、未消型3种。结果:显效43例,占38.05%;有效61例,占53.98%;无效9例,占7.97%。总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