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上半期的历史小说突破了传统历史小说单一化的叙事模式,通过多元主题形态的叙事建构,承担了关于文化、民族和个体现代性想象的任务。本文分析了二十世纪上半期不同主题类型的历史小说在叙事时间、叙事结构和叙述话语等方面的建构特点,阐述了它们与政治、文化等意识形态话语之间的密切联系。本文除绪论和结语部分以外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分析了历史小说叙事的特点,阐述了中国传统历史小说叙事特征以及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历史小说在叙事方面的新发展。其中包括西方短篇小说的引介带来的历史小说叙事结构的改变;外国历史小说的译介使得作家摆脱了传统历史小说的叙事模式,进行有意识的文学虚构;大量西方现代叙事方法的借鉴实现了对历史的崭新叙事等。第一章阐述了文化反思型历史小说叙事的本质特征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这种类型的小说普遍借鉴了西方短篇小说的叙事经验,从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叙述视角、情节和叙事话语等方面进行文学建构,实现了向现代历史小说叙事形态的转变。本章对其中有代表性的鲁迅和郭沫若的作品进行了叙事形态分析,还对张爱玲和沈祖棻等女性作家关于男权文化历史语境中女性身份的颠覆性叙事加以深入剖析。第二章分析了人性关怀型历史小说叙事的建构特征及其对二十世纪下半期历史小说叙事的影响。本章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对人性关怀型历史小说叙事特征的分析。第一方面分析了二十世纪初吴趼人和蔡东藩的历史小说在还原历史人物人性本质方面所做的叙事创新。第二方面阐述了施蛰存、宋云彬、谭正璧、孟超等作家表现普通历史人物人性本质的历史小说的叙事形态特征。第三方面研究了郁达夫、蔡仪、沈祖棻等作家的历史小说通过彰显主体精神,表现个人在历史存在中的主体价值,体现现代主体精神等方面所做的叙事探索。第四方面阐述了郭沫若、施蛰存、李拓之、蔡仪等作家的历史小说对复杂人性,尤其是长期被压抑的变态人性的深刻呈现,以张扬现代平等、民主和自由精神的叙事建构及其对二十世纪下半期历史小说人性叙事的影响。其中包括郭沫若运用生理学知识对人性的剖析;蔡仪、李拓之和施蛰存通过对人物心理时空的建构以表现被压抑的复杂人性,使得被隐埋于历史文本中的本真人性得到现代性观照的历史叙事。本章还以冯至的历史小说《伍子胥》为例,分析其通过伍子胥故事的重构性叙事实现了对现代人生活的核心精神和价值标准的探索,表现了时代意识和社会变革对人的存在价值和精神风貌的深刻影响。第三章分析了革命语境中历史小说叙事的建构及其特征。其中包括主张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革命史为文学想象资源的历史小说叙事特征,探讨其文学叙事不足背后的深刻原因;以黄小配的《洪秀全演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历史小说的叙事特征,以及这种叙事形态的文学史价值;剖析了茅盾、宋云彬和孟超等人在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指导下的历史小说叙事建构。其人物符号体系、语式结构和叙述话语带有极鲜明的无产阶级革命意识形态的色彩,并对二十世纪后半期的革命历史小说叙事产生了深刻影响。第四章阐述了救亡语境中的历史小说的叙事特征。第一,研究了二十世纪初以中外抗敌救亡史为叙述对象的历史小说叙事,主要包括吴趼人和陈渊等作家的作品对民族国家意象的建构性叙事;第二,分析了抗日救亡语境中的历史小说叙事形态的建构,主要包括对代表民族气节的人物或事件等象征符号的选择,突出爱国精神的情节建构和运用大量自由间接引语实现叙事干预的叙述话语建构等;本章以郑振铎和廖沫沙的小说为例,分析了其救亡型历史小说叙事的本质特征。第五章探讨了政治讽喻型历史小说的叙事特征。分析了30、40年代历史小说创作的政治文化背景,解读了作家身份的政治属性。他们对政治意象的建构与现实政治斗争需要密切相关,有极强的功利性。小说通过将历史人物和事件放置在特定政治语境中,选取具有政治隐喻性的事件、人物和场景,对其进行重新编码、排序和诠释,实现对政治讽喻意象的建构,表现了鲜明的政治内涵。政治讽喻型历史小说的叙事策略包括对原有历史语境中的元素进行的有目的的选择性呈现;对已有史事进行了重组、改写和虚构,以服从政治隐喻主题的情节建构;将历史故事进行喜剧性编排的叙事结构;叙述者通过叙事声音的建构而介入叙事当中,使叙事具有更强的隐喻性和指涉性等。结语部分总结了二十世纪上半期历史小说在主题类型及其叙事建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及其对二十世纪下半期历史小说叙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