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反旋转波效应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chen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关于原子与光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已被推至超强耦合的范围。在此范围内,原子与光子之间的耦合强度十分之强,这将导致旋转波近似不再成立,而且反旋转波相互作用也将不可被忽略并会引发新的现象。本文研究在超强耦合区域由反旋转波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现象,主要研究成果有:1、我们设计了一个能够在保证腔的本征频率和原子频率不变的前提下实现人工原子与超导谐振腔之间耦合可调的线路量子电动力学系统。通过含时的控制外部磁通,我们展示了将相互作用强度从极弱耦合区域向超强耦合区域调节的可能。利用量子微扰理论,我们给出了耦合强度关于外部磁通的关系式。我们还发现该系统对于几种主要噪声源极度不敏感,这表明了其在量子模拟与量子计算领域应用的可靠性。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当穿过两个超导量子干涉器件的磁通量在Φ0/2附近时,我们所设计的量子比特不论是在可调耦合方面还是在相干性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2、我们将单个二能级原子与一维耦合腔阵列耦合组成超腔系统,通过调节其与外界的耦合强度,将整个体系从超腔量子电动力学系统到波导量子电动力学系统关联起来,研究了在考虑反旋转波相互作用的情况下的单光子散射问题。基于散射区域内超腔系统的束缚态,我们采用定态散射理论,发现即便是在弱耦合区域,反旋转波相互作用也能明显的改变散射谱中的透射谷。尤其是在从超腔量子电动力学系统向波导量子电动力学系统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直接观测到由反旋转波相互作用导致的非弹性散射过程和Fano型共振现象。3、我们通过bang-bang(开关)控制反旋转波相互作用的方式增强了从真空态中产生光子的效应。通过“剪枝贪婪算法”搜索最优控制序列,我们发现在给定时间内所获取的最大光子数将比单纯的对反旋转波相互作用进行自由时间演化所获的光子数大数个量级。
其他文献
量子自旋液体是指具有量子阻挫的磁性系统,在低温下形成的具有长程纠缠的量子态。该模型最初是在解决三角反铁磁格子的基态问题时提出;后来被认为是高温超导体的基态;目前,被认为是具有纠缠熵的拓扑序。关于量子自旋液体的研究一直是凝聚态物理的研究热点。理论上,量子自旋液体的出现打破了经典的朗道对称性破缺相变理论的范式,推进了强量子关联体系的研究,对于量子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验上,利用量子自旋液体材料可以
理解非常规超导的微观配对机制是凝聚态物理主要挑战之一。自铜氧化物超导体和铁基超导体被发现以来,虽然有大量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但导致非常规超导的配对机制至今没有达成共识。这两类不同的超导体在相图,电子结构,磁性等方面都表现出共性。基于这些共性去统一理解非常规超导的配对机制,对发现和设计新的高温超导材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反过来,基于统一的配对机制指导规则下发现的新超导材料如果被实验证实,将有助于我们
研究材料内的电子运动行为以及电子间相互作用是凝聚态物理的核心问题,为此,人们研发了不同的实验手段,比如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扫描隧道谱,中子散射以及一些与光散射相关的光谱学测量手段等等,这其中,基于同步辐射的X射线散射,特别是共振(非)弹性X射线散射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得益于第三代同步辐射的运行以及机械工艺方面的进步,共振(非)弹性X射线散射实验设备得到了快速发展,因而与之相关的实验手段
端粒是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具有保护染色体遗传信息完整性的重要作用,与细胞寿命、癌症的产生具有重要关联。G四联体(G4)DNA是富含G碱基的DNA形成的特殊折叠结构,广泛分布于端粒以及基因启动子等区域,与相关区域的功能具有密切关系,其结构与折叠过程尚有诸多不明确之处。G三联体(G-triplex)DNA结构为G4 DNA折叠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体,目前其分子结构和折叠过程尚未完全明了。本论
根据电子-电子之间库仑相互作用强度,可将物质分为弱关联电子体系和强关联电子体系。在强关联电子体系中,电子-电子之间相互作用强度与电子的动能可比拟或者会更大,而在弱关联电子体系中库仑相苴作用弱至可以忽略不计。强关联电子体系因为很强的库仑相互作用的存在,使其演生出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如高温超导、分数量子霍尔效应、金属-莫特绝缘体转变、近藤效应、量子相变与量子临界、洪特金属、等等,不一而足,是凝聚态物理
信息功能材料作为信息时代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石,对科技进步起重要的支撑作用。其中,InAs/GaSb短周期超晶格的灵敏度高,响应快,效率高,涵盖波长范围广,作为新型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技术中的核心器件,已成为该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对象;此外,最近在若干磁性材料中发现的磁性斯格明子具有稳定性好、易操控、尺寸小的优点,是新型电子自旋磁性存储器材料的有力竞争者。本论文利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对InAs/GaSb超晶
非晶合金是由高粘性和非平衡态合金熔体快速冷却至室温制备的。非晶合金保持了液态原子排列长程无序,能量上处于亚稳态的特征。非晶合金长程有序的缺乏导致其磁晶各向异性的消失,所以非晶合金具有高磁弹耦合系数,其磁性能和磁畴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应力引起的各向异性。Fe基非晶合金具有优异的软磁性能,在电力、催化、环境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本论文主要研究了磁性非晶合金结构非均匀性和磁性的关系以及磁性性能调控,包括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进入瓶颈期,自旋电子学器件以其独特的电子自旋自由度、与现有半导体工艺的良好兼容性、低功耗、热稳定和较高的信噪比等优势,被越来越广泛地关注,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打破摩尔定律限制的高新科技产业,如何在这些器件中调控自旋,也成为目前人们广泛研究的热点方向。本论文中,我们以“基于纳米环状磁性隧道的器件和n-Si半导体中自旋流输运的研究”作为研究课题,充分结合目前基于
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计算机具有更高的信息存储和处理能力,而随着半导体工艺已经逼近物理极限,摩尔定律已经逐渐失效。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急需开发具有全新原理的新一代信息功能器件,满足未来信息技术对于高密度、低能耗、非易失性等方面的要求。现代计算机普遍采用运算器和存储器分离的冯·诺依曼架构,数据在运算器和存储器之间的传输成为限制计算机性能的瓶颈(称为冯·诺依曼瓶颈)。因此,为突破现有计算机的发展瓶颈,一种将
LaAlO3(LAO)和SrTiO3(STO)界面可以存在二维电子气,且表现出丰富的物理效应,如铁磁性、超导电性、可调的Rashba自旋轨道耦合和高效的自旋流-电荷流转换,因此引起了广泛关注,是有希望的下一代自旋电子学器件的备选材料。硅和Ⅲ-Ⅴ主族基半导体的电学特性取决于p轨道和自由电子。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电学特性决定于关联电子特性以及过渡金属d轨道与氧原子p轨道之间的杂化,因此过渡金属氧化物展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