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纳米压痕测试的DEM弹塑性可变形颗粒接触模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or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散介质是自然界中最为常见的物质存在状态,离散介质自身特有的性质决定了不能使用传统的连续介质理论对其进行研究。离散单元法作为一种研究非连续体运动的方法,在研究大量集合的散体材料的运动状态时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颗粒的接触模型是离散元法计算颗粒接触力的核心,接触力计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了分析精度。随着接触力的增加,颗粒必然发生弹塑性变形,但现有颗粒弹塑性可变形的接触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圆形和球形颗粒的模型的基础上,对于多边形颗粒模型的弹塑性理论相对较少。本文首先进行了纳米压痕实验,在此基础上,考虑压头角度和摩擦系数对加载和卸载的影响,对纳米压痕的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使用相应的模型拟合载荷-位移曲线。结果表明:摩擦因数对载荷-位移曲线的拟合量影响不大;压头的角度大小直接影响到拟合量的取值。其次,将多边形颗粒接触的过程假设为准静态过程,使用压痕试验得到的载荷-位移曲线的拟合量,对颗粒的顶点赋予相应的加载刚度和卸载刚度。在颗粒的接触过程中,接触力由加载刚度、卸载刚度和颗粒刺入的深度求出。通过改变颗粒顶点的径向半径的大小,来表征颗粒在接触过程中的弹塑性变形和接触后颗粒的残余变形。最后,使用Java和C语言编制相应的离散元程序,通过使用有限元和离散元法分别模拟多边形颗粒以一定的初始速度斜向碰撞刚性墙模型,验证接触模型的正确性。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线性接触模型离散元模型,弹塑性模型能得到更为准确的接触力和碰撞时间,并能较为准确的表现材料在接触时发生的弹塑性变形和卸载后残留的塑性变形。相对于有限元碰撞模型,离散元法建模简单且能大量的节约计算成本。
其他文献
本论文对圆柱体颗粒在一维(1D)和三维(3D)振动条件下的堆积致密化进行了系统的物理实验研究。采取连续振动、整体加料的方式,系统的研究了1D和3D振动中各振动参数(如:振动时间
摘要:21 世纪将是社会体育大发展的时代,是全民健身的时代,是一个空前激烈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人才竞争、教育竞争的时代。体育作为学校体育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学校体育如何造就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体育工作者值得去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目标;改进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24.21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   多年来,体育教育在学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