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美学情感范畴论》一文运用现代生成论思想,以牟宗三先生“四因说”为切入途径对情感范畴进行了澄明、对“情感”进行了哲学美学意义上的解释,并对整个西方美学史上关于情感范畴的理解进行了梳理。 西方美学史传统对情感问题的理解由于受到灵魂与肉身、形式和质料相分离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对情感范畴的理解很难上升到本体论、生存论的高度,而最终习惯性地将情感归结为心理学问题,或者干脆将情感归结为人的肉欲而被排除在理论视野之外,这一切都造成了对情感范畴理解的模糊性。而本文主张,具有内省圆融特征的中国智慧恰恰可以很好地解决此问题。通过对《中庸》及郭店楚简等元典性文献的解读,论文指出情感恰恰是易于被西方文化忽视的“四因”中的动力、潜能因,是“使性成体”之用,情感范畴则是对人的生命展开进程的描述。在审美过程中,“情感”则充当了审美的动力,但是在更深层次上,美学意义上的情感范畴是一种“先验情感”,是天命之“性”的完全实现。在对情感范畴理解的基础上本文对西方美学史上对情感范畴的理解进行了梳理,分为以古希腊罗马美学为代表的古代美学情感范畴、以认识论为代表的近代美学情感范畴和现代美学多元化阶段的情感范畴进行描述。 本论文加《引言》共四章。 《引言》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运用现代生成论思维方式,对情感范畴进行了规定,并回答了“在何种意义上情感是一个美学范畴”这一问题,确立了整篇论文的理论基点。 第一二三章是本论文的主体。第一章是对古代西方美学,特别是古希腊罗马美学阶段情感范畴的描述,指出在这一阶段“情感”虽然因为其与肉身的直接关系而遭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德等西方美学创始者的鞭笞,但是这反又能够使人们对情感的理解保持着完整的状态。这个阶段的美学对情感范畴的思考更愿意强调美本身与情感、特别是肉体感觉的区别。 第二章的内容是近代美学中的情感范畴。论文认为,在这个阶段,西方哲学逐渐从关注作为世界总体的存在转向人本身对世界的认识,人获取真理的途径、方法等问题。人与世界的割裂在此阶段成为人类精神世界中的思维定式。此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