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所有的企业而言,资本都是非常重要的资源。融资问题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融资方式的不同会导致企业资本结构的差异,从而影响企业的公司治理、经营业绩和发展战略等诸多方面。我国证券市场成立后较长一段时间,国内上市公司再融资手段较为单一,且长期存在“重股轻债”的现象。2007年8月14日,《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的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公司债券的真正起步,加之2005年5月《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的实施以及2008年4月中期票据业务的正式启动,极大地拓宽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企业发债融资的积极性显著提升。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国内债券市场迎来良好发展机遇,国内上市公司的债券融资规模也得到了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券融资规模仅有1424亿元,此后数年均保持一定比例的增速,2012年突破2.5万亿元,不足十年的时间增长了约17倍。近两年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2014年上半年我国上市公司发债规模已超过2万亿元。此外,从债券融资规模与股权融资规模的比例系数来看,2005年以来该系数的平均值为2.94,表明国内债券市场规模迅速增长,创新品种日益丰富,尤其是随着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的大规模发行,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规模已显著超越股权融资额。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一直是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选择和比较等方面,而债权融资工具种类繁多,不同工具的债务属性差异较大,现有文献主要分析了企业发债或贷款的决策影响因素,以及发债和贷款的比较优势和内在机制分析,但针对不同债权融资工具的比较研究较少,尤其是有关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等方面的研究更为匮乏。因此,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对我国上市公司三种主要的债权再融资方式,即公司债、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展开研究,通过事前债权再融资方式的选择,到事后短期内债权再融资行为对公司股价的影响(即公告效应),再到较长时期内债权再融资行为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等多维度来探讨上市公司的债权再融资行为,以期提高融资效率,提升公司价值。本论文沿着“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理论回顾——影响因素分析——公告效应分析——公司绩效分析——结论”的思路进行研究,主要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和西方经典融资结构理论,阐述了我国企业债权再融资的发展概况,随后采用Logistic判断模型考察债权再融资选择模式的影响因素,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债权再融资的公告效应,以及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债权再融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得到以下几点主要结论:(1)我国上市公司发债规模已显著超越股权融资额,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发债规模占GDP的比重仍处较低水平,国内债券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2)公司发行公司债、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公司规模、财务杠杆和股权集中度是三种债权再融资的共有影响因素,与配对样本相比,样本公司往往具有更大的公司规模、更好的成长性、更强的盈利能力以及更低的经营风险,但没有证据表明进行债权再融资的上市公司具有更好的治理水平;(3)我国上市公司的债权再融资行为是普遍存在公告效应的,且在公告日前均产生正的累计异常收益率,但在公告日之后,发行公司债和短期融券继续向市场传递较为积极的信号,而发行中期票据则向市场传递了较为明显的负面信息。此外,公告效应的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只有净资产收益率是三种方式的共同影响因素;(4)在再融资前后四年间,发行公司债样本公司的公司绩效(因子综合得分)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发行中期票据的样本公司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发行短期融资券的样本公司呈现先小幅下降后持续上升的趋势。此外,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因素存在较大的差异,仅有现金流和资产负债率是三种债权再融资方式的共有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