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信号光学方法处理——光学多波束形成技术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j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针对传统波束形成技术的不足,以光学多波束技术为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光学多波束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对超宽带光学波束形成技术作了探索性的研究。为此,本文对接收型光学Rotman透镜结构设计的理论进行了详细推导,并针对影响结构设计的参数以及设计中光程误差和相位误差问题进行了大量的仿真实验和分析。此外,论文还对窄带和宽带相干光学多波束形成技术进行了理论建模。针对窄带问题,主要采用衍射场分析方法给出了波束形成的方向函数;而对于宽带问题,则在宽带信号模型和光学聚焦矩阵方法的基础之上展开。论文还设计了相应的仿真验证实验来验证所建模型的可行性、抗噪声干扰性能以及栅瓣副瓣抑制能力。通过上述研究,本论文得到以下结果:(1)光学Rotman透镜可以实现超宽带性能,且结构较为小巧,但扫描角度仅限于小于45°的区域,归一化阵长限制在-0.5到0.5的范围之内。如果扫描角度和归一化阵长超出上述范围,过大的路程误差和相位误差将致使其不能稳定工作;(2)窄带相干光学多波束形成的方向函数表明,该方法所形成的射频波束扫描角介于-90°到90°之间,对应光学波束指向角介于-5°到5°之间,且波束具有一定的频率偏移;仿真试验表明在C波段,若射频扫描角介于-10°到10°,可以实现40%的带宽。(3)采用特殊全息记忆材料和光学聚焦矩阵的光学波束形成技术能够补偿频率偏移,从而可以方便地实现超宽带性能:(4)以相干光学方法为基础的多波束形成系统结构小巧,扫描角度大,抗干扰能力强。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符合正电子湮没辐射多普勒展宽装置和单能慢正电子束装置测量二氧化硅,初始氧含量为1.1×1018cm-3的单晶硅经不同压强和温度热处理后的多普勒展宽谱,研究硅和二氧化硅
原子和分子处在强激光场中能够发射高次谐波,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线性光学现象。大量实验结果表明,高次谐波谱具有独特的平台结构,不仅在获得远紫外高频段相干辐射(XUV)和软X射线
当科学工作者对超级短的阿秒研究并进行输出以后,人们获得了改变甚至操作电子在原子或分子中极速运动过程的强有力的方法。于是,对观察同时测量原子或分子的内部发生的超快速度
激光烧蚀产生的高电荷态离子光谱特性为原子和其它离子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指导,同时也是核聚变物理、天体物理等研究领域的理论和实验基础。对于高电荷态离子研究不仅能够
地倾斜测量是研究地壳形变及其固体潮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对地震前兆观测和地球动力学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倾斜测量的仪器主要有长基线倾斜仪和短基线倾斜仪两大类。
粮食在储藏过程中常常遭受虫、霉、鼠等有害生物的侵害造成质和量的损失,而其主要危害来自于储粮害虫。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调查,全世界因储粮害虫造成的损失为总储存量的4~8%,有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