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成”即“解怨和好”。春秋时期的“平”、“成”现象也即春秋时期列国间为停息战事、缓和关系而进行的外交讲和活动。春秋时期,诸侯大国间为争夺霸权,以及列国间为争夺土地、人口等资源而进行的各种战争,使得列国间的关系因战争而变得更为复杂。在纷乱不息的列国争战中,为缓和彼此间的关系、平息战争而举行的“平”、“成”活动成为春秋列国间外交关系的重要内容。因此,对列国间为平息战争而举行的“平”、“成”活动的探讨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春秋时期列国间的关系,进而更好的把握时代特点。同时,因列国间的“平”、“成”现象涉及内容较多,涉及面较广,在其他相关学术问题的研究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更突出了探讨春秋时期“平”、“成”现象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本文以《左传》等文献资料为主,在前贤时俊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春秋时期列国间的“平”、“成”现象及其涉及的相关问题作一系统分析。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阐明论文的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指出探讨春秋时期列国间的“平”、“成”现象对相关历史学问题及相关学科学术问题的研究有重要意义,且有一定的现实借鉴作用。重点介绍古今学者关于该问题的研究成果。此外突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突破前辈学者专注于解读“平”、“成”概念及罗列史料的局限,将“平”、“成”视为列国的外交手段,对“平”、“成”现象作一系统、专门性探讨。第一章,主要介绍春秋时期列国间“平”、“成”现象的基本情况及相关概念。在分析原始资料并结合先辈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平”、“成”皆有解怨和好之意的结论,列国间“平”、“成”现象即列国解怨和好的活动。“平”、“成”活动中的主体主要包括诸侯国间、诸侯国与周边部族间、周王室与周边部族间、诸侯国内部卿大夫间以及周王室内部卿大夫间五种情况。本文所述列国间“平”、“成”现象则排除后两者。列国间“平”、“成”的方式主要有“平”、“成”双方直接交涉与第三方调“平”或调“成”两种。在本章最后指出会盟同样作为春秋时期列国外交关系的重要内容,对于列国间“平”、“成”成功及巩固“平”、“成”后双方关系都有积极作用。第二章,以三个标准对春秋时期“平”、“成”现象进行分类分析。其中以“平”、“成”双方华夷关系为标准可分为华夏族与周边“四夷”间的“平”、“成”现象,华夏族内部的“平”、“成”现象以及周边“四夷”内部的“平”、“成”现象。以“平”、“成”双方实力差异大小为标准,主要分为实力相当及实力差异较大者两种情况。而按照“平”、“成”成功与否的标准,则可分为“平”、“成”成功者与“平”、“成”失败者两类。通过分类介绍春秋时期的“平”、“成”现象,便于读者从多个角度了解春秋时期的“平”、“成”现象。第三章,分析春秋时期列国间“平”、“成”现象的时段性特点。鉴于春秋时代较长的时间跨度和复杂的时代背景,我们对这一时期的平、成现象的特点分为齐桓称霸前、齐桓称霸到向戌弭兵,以及向戌弭兵后三个时段进行探讨。在第一阶段的“平”、“成”现象中,“平”、“成”双方实力基本相当,且多为邻、近国间“平”、“成”。“平”、“成”方式虽以直接交涉为主,第三方调和的情况也多次出现;到了第二阶段,霸主迭兴,更多的是实力悬殊诸侯国间的“平”、“成”现象,且一些相距较远的诸侯国间也频繁“平”、“成”。“平”、“成”方式以直接交涉为主,第三方调和的情况极少出现;向戌弭兵之后,“平”、“成”现象相对减少,“平”、“成”方式的单一化成为该时段的显著特点。第四章,探讨春秋时期“平”、“成”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春秋时期的时代背景包括战争频繁的列国关系、服则退师的战争特点以及当时人们的心理因素都成为“平”、“成”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由于列国所处环境与面临问题互有差异。所以,各诸侯国请“平”、许“平”、调“平”的具体原因也各有不同。本章对此作了详细探讨,以确保分析问题的全面性和透彻性。第五章,讨论春秋时期“平”、“成”现象带来的影响。春秋时期的“平”、“成”现象加强了各诸侯国间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利于社会稳定和物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推动了整个春秋时代的发展。具体而论,“平”、“成”活动的双方从各自立场出发考虑,“平”、“成”现象对请“平”国、许“平”国和调“平”国的影响则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结论部分,主要总结、归纳本文的主要论点,使论点更为鲜明。此外,进一步论述春秋时期“平”、“成”现象研究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重点突出探讨春秋时期“平”、“成”现象对证明中国古代存在国际法的重要性,强调其对解决当代和平问题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