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1930年代苏雪林于武汉大学执教期间所作“作家论”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细读与比较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作家论”理论及批评特点的阐释,对新文学批评理论文本“作家论”的兴起进行观照,并试图重返历史现场,分析苏雪林“作家论”的生成,在此基础上挖掘苏雪林“作家论”所持有的批评理念、批评标准、批评方法,做出苏雪林“作家论”批评艺术的阐释,从而追问苏雪林“作家论”批评的价值与意义。首先是绪论部分,学界对苏雪林的评价呈现出毁誉参半的样态,这成为问题提出与对象选取的重要考量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选题的研究现状,进而说明选题的研究方法及价值意义。除绪论外,论文主干部分主要从六个层面对论题展开论述。第一章阐述“作家论”的兴起与苏雪林“作家论”的生成。论文首先对“作家论”理论及批评特点进行阐释,进而分析新文学批评理论文本“作家论”的传统资源与文化语境。“作家论”批评模式源于法国批评家圣伯夫的“肖像画”式批评,它主要呈现为主观性、感性、实践性的批评特点。而在中国传统文论中,同样富含“作家论”批评模式的土壤。五四新文学繁荣、批评意识觉醒,“作家论”的写作正是基于对五四新文学总结与评述的需要,并且在30年代形成了“作家论”的批评热潮。在此基础上,论文从人生道路、文学道路、主体身份、理论资源四个角度对苏雪林“作家论”的发生进行观照,苏雪林的人生道路是传统的、世俗化的,但其文学道路是自由主义的、资产阶级的,苏雪林的主体身份集作家、学者教授、批评家三元身份于一身,其“作家论”的理论资源是传统与现代理论资源的融合。第二章阐述以“文学文本”为本位的“作家论”批评观。论文主要从思想立场、文学耿向、审美追求三个向度分析苏雪林“作家论”所持有的批评理念。苏雪林激赏的批评态度是“为批评而批评”,从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看,苏雪林好像是不谈政治,以文学为本,但其实际上是基于自由主义的立场;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看,苏雪林对“文学表现道义人生”的认识矛盾又复杂;从文学与审美的关系看,苏雪林的审美追求是多元化的,更倾向于现代主义。第三章阐述以“自我主体”为尺度的“作家论”批评标准。苏雪林的“作家论”没有统一的批评尺度,对批评对象或则采用艺术的标准,或则采用道德的标尺,有时还采用政治的标准,完全以个人主观好恶为依托,既表现出对现代主义的偏爱,又呈现出重视作家人格的道德洁癖。在此基础上,论文从审美立场、宗教取向、人格特质三个层面探析其批评标准呈现主观随意性、多重矛盾性的原因。第四章阐述“微观文本”的“作家论”批评方法。苏雪林的“作家论”将“学者型”的理性、冷静与“学院派”的清高、自恋融合起来,批评方法上表现为理性的实证批评、审美的体验批评与开放的比较批评。第五章阐述感性敏锐的“作家论”批评艺术。苏雪林从文体出发,以作品为凭借,“作家论”呈现出视野开阔的批评视角、独特的个人感悟、感性的内在体验以及散文化、浪漫飘洒的批评文笔。第六章阐述苏雪林“作家论”的文化反思。在苏雪林身上,呈现着诸多的矛盾性与局限性,但与此同时,苏雪林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矛盾的相互砥砺中积极的自我定位、自我选择,其“作家论”丰富了三十年代“作家论”的批评模式,并和他们一起奠定了中国现代理论批评模式的基础。文末结束语部分从整体上对研究进行了审视,在发现自身缺陷不足的同时,也希望本研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能有更多研究者将批评的目光聚焦于苏雪林的“作家论”中,并更为关注“作家论”批评的当下意义,从而使得学界对苏雪林的研究能更加深化、系统、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