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研究结直肠癌组织及距癌组织5cm的切缘组织中p53、nm23蛋白的含量情况;2)研究p53、nm23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3)探讨p53与nm23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唐山市中医医院肛肠外科及普外科2007年12月~2013年11月行结直肠癌切除术存档的标本蜡块,据资料进行筛选,选取病例均为初发病例、术前未曾进行过任何形式的抗肿瘤治疗且临床资料完整的196例病例,选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p53和nm23蛋白的含量,同时随机抽取100例切缘组织作为对照组(距癌组织5cm)进行p53和nm23表达情况的检测。应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7.0统计软件)对p53和nm23的表达情况和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并进行二者之间相关性的分析。计数资料应用行×列的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类变量资料的关联性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p53蛋白在肿瘤细胞中表达,其阳性定位于肿瘤细胞的细胞核,也有部分p53蛋白在癌旁组织中表达,其阳性定位于癌旁组织的细胞核中,颜色呈现棕黄色,性状为细颗粒状。实验组中p53蛋白检测为阳性者为149个,其阳性表达率为76.02%,对照组中p53蛋白检测为阳性者为5人,其阳性表达率为表达5%(5/100),实验组和对照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p53蛋白在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病人的性别和年龄以及肿瘤的生长部位没有关系(P>0.05);与肠癌不同的分化程度之间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分化程度越高的组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的强度就会越低;与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转移组的p53蛋白的阳性表达强度要高于未发生转移组。2)nm23阳性定位于肿瘤细胞膜或细胞质,呈棕色。实验组中nm23蛋白发生阳性表达者为158例,阳性率为80.61%,对照组中nm23蛋白发生阳性表达者为90例,其阳性表达率为90%(90/100),实验组和对照组nm23蛋白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nm23蛋白在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情况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以及肿瘤生长的位置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不同的分化程度之间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分化程度越高,nm23蛋白阳性表达的强度越高;与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转移组的的nm23蛋白的阳性表达强度要低于未发生转移组。3)p53和nm23表达的相关性分析,其spearman相关系数r=-0.354,P=0.000,二者表达指数呈现负相关。结论1)p53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高于在切缘组织中的表达率,nm23则相反。二者可能密切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扩散、转移等转归中。2)p53蛋白和nm23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表明二者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化中起相反作用,nm23可能作用于p53,抑制其转录或使之失活。3)联合检测二者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对于评估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评估预后、指导后期治疗有重要意义。并有可能成为从分子水平对结直肠癌行靶向治疗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