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乳酸菌作为一种来源广泛且较为安全的微生物,因其良好的发酵性能和益生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药品行业中。乳酸菌作为发酵剂直接加入乳制品、肉制品中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发酵过程的进行,提高食品品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发酵过程中其他腐败微生物的污染。乳酸菌的抑菌范围主要包括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对酵母、霉菌等的抑制效果较弱。研究也发现有部分乳酸菌具有较为广谱的抑菌效果,但总体数量较少,因此筛选更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972126);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stc2019jcyj-msxm X035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酸菌作为一种来源广泛且较为安全的微生物,因其良好的发酵性能和益生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药品行业中。乳酸菌作为发酵剂直接加入乳制品、肉制品中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发酵过程的进行,提高食品品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发酵过程中其他腐败微生物的污染。乳酸菌的抑菌范围主要包括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对酵母、霉菌等的抑制效果较弱。研究也发现有部分乳酸菌具有较为广谱的抑菌效果,但总体数量较少,因此筛选更多具有广谱抑菌效果的乳酸菌,扩充菌库,对其以后的开发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乳酸菌的抑菌作用主要来源于其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的各种代谢产物,如有机酸、过氧化氢和一些蛋白类物质(细菌素、环二肽等等)。不同菌株其抑菌活性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明确各菌株的抑菌特性将有利于对其的研究和利用。随着化学杀菌剂的使用逐渐受到限制,细菌素作为一种新型、安全的抑菌物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细菌素主要存在于乳酸菌的发酵液中,由于发酵液成分复杂且细菌素的含量较低,通过传统的分离纯化方式获得细菌素样品较为复杂和繁琐,耗时耗力且得率低,难以用于后续的研究。采用异源表达这一方法则很好的避免了这一系列问题,其中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则是最为普遍使用的表达系统。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微生物的培养成本,还能快速获得较多的细菌素样品。而细菌素的抑菌机理主要是作用于微生物的细胞膜,通过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形成通道或孔洞,引起胞内物质外泄,干扰细胞正常的生理代谢,从而引起微生物的死亡。本文主要从叶片、果实和土壤等样品中筛选能够有效抑制Penicillium digitatum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乳酸菌,通过离体和果实实验明确其无菌发酵液的抑菌特性,并通过对Lactobacillus sucicola JT03细菌素的异源表达初步明确其抑菌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柑橘叶片、果实、柑橘园土壤和花生叶片中的共筛选到68株乳酸菌,其中16株来自柑橘果实表面,6株来自柑橘叶片,24株来自柑橘果园土壤,还有22株来自花生叶片。通过离体实验共筛选出10株对P.digitatum和S.aureus均具有抑菌效果的乳酸菌,经16S r DNA鉴定后分别属于: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和L.sucicola;(2)通过离体抑菌实验发现L.sucicola JT03、W.paramesenteroides JT13和P.acidilactici JY03的无菌发酵液对P.digitatum、Escherichia coli和S.aureus均具有一定的抑菌能力,进一步通过柑橘果实接种实验发现三株乳酸菌的无菌发酵液也能够有效控制柑橘果实绿霉病的发生和病斑扩展;(3)L.sucicola JT03、W.paramesenteroides JT13和P.acidilactici JY03的无菌发酵液经酸碱中和处理和过氧化氢酶处理后其抑菌活性变化不太明显,但是经胃蛋白酶、蛋白酶K和胰蛋白酶处理后其抑菌活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的是,经胰蛋白酶处理后,三株乳酸菌无菌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均完全丧失,因此推测三株乳酸菌无菌发酵液中主要的抑菌物质可能为蛋白类物质,初步确定为细菌素;(4)通过大肠杆菌异源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出由L.sucicola JT03全基因组测序鉴定到的两个细菌素(bacteriocin 63和bacteriocin 90),表达出的细菌素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可以抑制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5)Bacteriocin 63和bacteriocin 90的MIC分别为10 AU/m L和20 AU/m L。通过杀菌动力学曲线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两个细菌素均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改变S.aureus的细胞形态,在其表面形成褶皱或孔洞,发挥出强烈的杀菌作用。综上所述,本文从自然环境中筛选出了3株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乳酸菌,通过柑橘果实实验和离体实验明确了其无菌发酵液的抑菌特性,并初步探讨了L.sucicola JT03细菌素的抑菌机理。
其他文献
作为典型的浆果类水果,葡萄果肉娇嫩、组织水分含量高,采后生理代谢旺盛,因此在储运过程中极易遭受机械损伤而被病原微生物侵染,从而导致了葡萄采后病害的发生,每年葡萄采后的腐烂损失率高达50%。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灰霉病是葡萄采后病害中最为常见且损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病害。目前,对葡萄采后侵染性病害的控制主要依赖于二氧化硫、硫化物等化学保鲜剂和吡咯类、嘧啶胺类、咪唑类化学杀菌剂,但在化学药
‘北碚447’锦橙(Citrus sinensis L.Osbeck cv.Jincheng 447)果实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活性物质,能够预防人类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生。柑橘果实在贮藏期间,除了易受病原菌侵害以外,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果实表面还会逐渐失去光泽、表皮干瘪变软、果实气味变淡、糖酸比例失调且伴随异味产生,这些变化使柑橘果实的商业价值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提高果实的贮藏品质对防止柑橘的
大蒜为药食两用资源,除了具有较好的食疗保健作用外,也是重要的调味料,而被广泛使用。但大蒜季节性强、贮藏期短,加上大蒜辛辣并带有特殊的气味,部分人群难以接受;因此,通过深加工制备的糖蒜、腊八蒜、脱水蒜粉和蒜泥等深受喜爱,新近大蒜深加工产品研究热点还有发酵黑蒜,这些大蒜深加工产品拓展了大蒜的产业链、丰富了大蒜的加工利用途径。考虑大蒜是重要的厨房用调味原料,为此,我们拟采用大蒜为原料,通过酶解、酵母菌生
柑橘是我国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第一的水果作物,尤其是南方柑橘产区农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加之当前柑橘为农业高效益、高附加值经济作物,导致果农为追求高产而大量甚至过量投入化肥。柑橘钾肥的施用普遍具有随意性与盲目性,而钾作为“品质元素”,对果实品质的形成十分重要。随着人们对钾肥的不断认识与对产量品质的过度追求,从过去柑橘大多施钾不足到目前部分过量施钾,导致柑橘树体生长过旺、果型偏小或过大、
环氧合酶-2(COX-2)是一种诱导酶,在正常组织中几乎不表达或表达很少,但在多种类型的癌症中表达很高,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组织的生长、浸润、转移有密切关系。因此,COX-2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癌症诊断生物标志物,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跟踪COX-2的表达程度以区分不同阶段的癌细胞,将为癌症的检测和分期提供新的方向。基于小分子荧光探针的荧光成像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无损快速分析、实时检测等优点,已广泛应
开花生热(floral thermogenesis)是一些开花植物在它们的花器官中产生热量的现象,其对花器官的生殖发育和传粉受精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水生作物,具有开花生热效应以及生热调控能力。至今,对其开花生热调控的分子机制,及其生热过程中的蛋白质组表达谱尚不清楚。本研究以中国莲品种“满天星”为实验材料,通过
沙田柚(Citrus grandis Osbeck.cv.Shatianyou)为我国优良的柚类栽培品种,目前用于生产栽培的均为二倍体,国内外只有少量沙田柚多倍体研究材料。沙田柚品质优良,营养价值高,唯种子多为其美中不足。本课题前期培育了沙田柚的同源四倍体材料,欲将其用于少核育种,因此,其一观测其生物学特性研究判断其是否成为种子数减少的优系,其二考察其育性为其作为培育少核(无核)三倍体的亲本材料提
植物功能性状反映了群落中植物对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的进化响应。目前,基于植物功能性状的研究方法已经被广泛用于解析植物生长的适应性机制以及群落的构建过程。本文以川西亚高山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调查了不同坡向(包括阴坡和阳坡)的群落环境因子以及物种组成,测量了阴坡和阳坡上群落内林木竞争状况以及林木的叶片功能性状值(包括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叶片厚度、叶组织密度,叶片碳含量,叶片氮含量,叶片磷含量,叶片
在现有食品工业背景下,具有核-壳结构的聚合物胶束为解决功能性疏水物质因水溶性低,应用空间受到限制等难题应运而生。这其中,两亲性多糖基胶束因具有良好的自组装特性以及结构稳定性等特点逐渐受到关注。受到目前改性较为成熟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启发,以辛烯基琥珀酸酐(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OSA)改性β-葡聚糖得到的两亲性辛烯基琥珀酸燕麦β-葡聚糖酯(OSβG)在水溶液中能够
圆柚酮是一种高价值的倍半萜烯,有着独特的愉悦气味,在食品和化妆品行业极受欢迎。圆柚酮主要生产原料是葡萄柚果皮,但其含量极低,导致其产量低而无法满足广阔的市场需求。虽然化学全合成圆柚酮在科学上取得成功,但由于该方法采用致癌物、重金属、易燃物和强氧化物等,导致生产的圆柚酮成本高且不被市场认可。因此,采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可能会成为生产圆柚酮的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圆柚酮生物合成前体和其它倍半萜烯一样,都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