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学府与政府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q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高等教育制度作为众多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民国时期湖北的高等教育,不仅具有时代演变的特征,而且因为湖北政治、经济、社会诸种原因而呈现出区域性的特点。武汉大学作为近代在华中地区为数不多的高等院校之一,其发展轨迹起伏很大,它的现代化历程尤其值得注意。同时,它在近代湖北高等教育兴衰起伏之中,在处理学府与政府关系方面,有许多经验可供借鉴,也有许多教训值得反思。新的千年,新的世纪,历经百年风云巨变的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正面临著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的兴起方兴未艾,如何在我们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进一步深化我们对高等教育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谋划高等教育发展的走向,是我们不得不谨慎思考并做出正确回答的时代命题。因此,深入研究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梳理其成败得失,对在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无疑有着特殊的参考价值和意义。文章将武汉大学这个有着丰富分析价值的研究对象置于近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发轫、发展并日趋成熟的大背景下,既考察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事业的草创与发展,又分析学府与政府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进而探讨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开拓创新的经历和品格。按照这样的撰写思路,本文分为五部分,由绪论、正文、结语三大版块组成:第一部分,即绪论。在这一部分,首先要介绍选题的经过,阐述选题的价值和研究意义。同时,对与该话题有关的两类重要概念进行了辨析。另外,还回顾了关于这一话题的学术研究状况,并对论文研究的方法和主要内容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是讲中央和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尝试。在介绍晚清时期,清政府在教育上的改革,特别是制定了高等教育制度后,突出阐述湖北地方的改革与实践。从陈腐的旧式教育到有识之士的改革,尤其是张之洞督鄂期间的努力,有了不少新式学堂的创立。同时,对这些改革和尝试加以评论。第三部分,是讲高等教育现代化在政府管理教育职能重新定位中向前推进。在分别介绍湖北军政府与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措施以及北洋政府时期的高等教育后,重点考察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的建立和发展,包括因政府管理教育职能重新定位后,而致使在高等教育现代化推进中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办学特点等多方面发生的变化。同时,该部分还将重点关注因学制变化而带来的学校更名;校长人选的商定;教育经费的筹措;武汉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改革;师生的革命活动。另外,对当时一些重大事件发生时教育界的表现也进行了说明。第四部分,是讲错综复杂的教育行政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缓慢发展。虽然这一时期局势动荡,但武汉大学还是乱中求进谋发展,文章将着重阐述这一时期武汉大学的正式组建。同时,也把目光放在因时局变幻而造成的学校与政府之间关系的变化,特别是学校对政府、政局的反应。第五部分,即结语部分。在总结晚清至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前期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基础上,对学府与政府的关系进行思考,指出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做以深刻反思。最后,联系现实,指出在处理好在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府与政府的关系,以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又好又快发展。
其他文献
西北问题研究会是在九.一八事变后的开发西北社会思潮兴起时,由胡庶华、郭维屏等人于1932年在上海发起,旨在研究西北问题与促进西北开发,并致力于给国民政府提供建议的学术团
近代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开始逐渐丧失统一性和自主性,沦为列强竞相角逐的场地,作为国家门户的中国海关自然也不例外。列强的参与使近代中国海关成为了一个比较特殊的机构,其虽
对山西省城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经验和效果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将治疗基因整合到患者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点并实现稳定的表达是基因治疗的关键,包括病毒载体和转座子系统在内的几种技术已经用于整合,但都存在治疗基因负载力较小及随机整合的
大同电网正常方式下遇到大同二电厂220 kV母线故障,由于内部缺少大的电源点支撑,造成电压迅速降低甚至电压崩溃,而频率基本稳定,故提出低压减载方案.
分析了网络环境变革给图书馆工作带来的影响,探讨了"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内涵及其在图书馆的实践意义,提出了改革图书馆组织机构形式、设施业务流程重组、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
二战结束后美苏冷战随即拉开帷幕,美苏在全球争霸的态势也影响到了东亚的政治格局。美国独控日本,要把日本作为其在东亚防共基地。为了避免介入国际纷争,日本吉田政府根据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