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反生产行为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中央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lanr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生产行为是员工有意识地违反组织规定,对组织及其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构成伤害的角色外行为,表现为旷工、盗窃、攻击同事、拉帮结派等多种形式。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反生产行为呈现出利用公司资源非法牟利,对公司不合规交易视而不见保持缄默等更隐蔽但破坏性更大的行为模式。一方面,反生产行为增加了组织生产和运营成本,严重损害了企业绩效;另一方面,反生产行为可能暴露出企业内外部社会责任缺失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使企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甚至面临法律追责和破产的危险。因此,反生产行为与组织命运息息相关,如何有效抑制员工的反生产行为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国内外学者对于反生产行为的研究,更多聚焦于如何引起反生产行为。已有研究分别从个人、组织、工作和情境等方面探讨了反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但对于反生产行为的形成机制和如何有效抑制反生产行为尚未达成一致,反生产行为的前因研究较分散。国内对于反生产行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中国情境下影响反生产行为的组织因素缺少系统化的整合。在反生产行为的组织前因中,组织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策略、组织环境等属于企业内部社会责任的范畴,同时企业社会责任促进员工感知到非功利性的组织伦理氛围,可以抑制反生产行为。可见,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影响反生产行为的组织因素进行考虑,不仅可以有效拓展和整合反生产行为的组织前因,使之更加体系化,还为企业通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来有效抑制员工反生产行为提供有益思路和现实指导。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综合考虑了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多重绩效指标的基础上,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和活动。目前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组织层面,较少关注个体层面。员工作为企业内部最大的利益相关者,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影响的研究,也主要聚焦于对员工积极态度和行为的研究,如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工作投入、组织公民行为等,而对于员工消极态度和角色外行为的影响(如反生产行为)的研究仍非常匮乏,并且其影响机制缺乏深入系统地分析。因此,基于已有研究的不足和现实需求,本研究重点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对反生产行为是否产生影响,二者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本研究以社会交换理论、组织认同理论为基础,研究遵循“认知—态度—行为”的逻辑,从员工对企业内外部社会责任的认知出发,探究其对组织认同这一员工个人态度的影响,进而分析组织认同是否能促进或抑制员工做出组织导向和人际导向的反生产行为。使用文献研究法、情境实验法、统计分析法等方法,通过情境实验和问卷调查实证研究,重点研究了四个问题:(1)企业社会责任对反生产行为的影响。本研究将企业社会责任区分为企业内部社会责任和企业外部社会责任两个独立的构念,将反生产行为区分为组织导向反生产行为和人际导向反生产行为两个独立构念,深入分析了中国情境下企业内外部社会责任对员工组织导向反生产行为和人际导向反生产行为的影响是否存在及其影响强度是否有所不同。(2)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分析了企业内外部社会责任如何通过影响员工的组织认同进而影响反生产行为的作用机制。(3)伦理意识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将理想主义和相对主义伦理意识同时引入分析模型之中,将影响反生产行为的个人特质因素与组织情境因素相结合,构建了一个更为全面的分析框架。(4)一些控制变量的差异性检验。本研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探讨了性别、年龄、学历、工作时间、职位、单位性质、收入、行业等控制变量在本研究模型涉及的主要变量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首先进行了预调查,收集了185份有效样本,通过分析,对本研究主要变量的各个量表进行了修订净化。之后,开展正式研究,共分为两个研究:第一,情境实验研究。实验操控了企业内外部社会责任的高低水平,设计了2×2的不等组组间情境实验,共分为四个实验组,回收有效被试数据430份。重点研究了企业内外部社会责任承担的高低水平对员工组织认同、反生产行为的影响,同时验证了伦理意识的调节作用。通过实验研究,明晰了本研究主要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第二,问卷调查研究。根据地域和经济发展水平,分别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选取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4家企业的在职员工进行分层抽样调研,回收有效问卷528份。使用SPSS23.0和Mplus7.0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本研究的主效应、中介效应、调节效应、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等各假设分别进行检验。经过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企业社会责任对反生产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是反生产行为的重要前因变量,通过积极履行企业内外部社会责任可以有效抑制员工反生产行为。2.组织认同在企业社会责任对反生产行为的影响机制中发挥中介作用。研究表明,企业内部和外部社会责任均显著正向影响员工的组织认同,同时组织认同显著负向影响员工组织导向和人际导向反生产行为。企业内部社会责任和企业外部社会责任均可以通过显著正向影响组织认同进而有效降低员工组织导向和人际导向反生产行为。如果企业无法通过企业社会责任使员工感受到尊重和自豪感,无法提升员工的组织认同,则无法显著抑制反生产行为。同时,实验中出现组织认同的遮掩效应,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即企业如果过度承担外部社会责任,而忽略了对内部员工应该承担的责任,有可能使员工产生企业伪善的感觉,无法建立起组织认同,反而会做出反生产行为。因此企业需要充分重视将高企业外部社会责任与高组织认同建立起联系,内外部社会责任统筹兼顾,才能有效抑制反生产行为。3.理想主义和相对主义伦理意识调节了组织认同与组织导向和人际导向反生产行为之间的关系,从而间接调节了企业内、外部社会责任对反生产行为的效应。相比于持低理想主义伦理意识的员工,具有高理想主义伦理意识的员工的组织认同对其组织导向和人际导向反生产行为的负向影响更强。员工理想主义伦理意识越高,组织认同在企业内外部社会责任与组织导向反生产行为之间起到的中介作用越大。调查研究同时可以验证理想主义伦理意识越高,组织认同在企业内外部社会责任与人际导向反生产行为之间起到的中介作用越大,但在实验研究中无法得以验证。相比于持高相对主义伦理意识的员工,具有低相对主义伦理意识的员工的组织认同对其组织导向和人际导向反生产行为的负向影响更强。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均表明,员工相对主义伦理意识越低,组织认同在企业内外部社会责任与组织导向和人际导向的反生产行为之间起到的中介作用越大。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1.本研究丰富了微观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内容,分析了企业内外部社会责任对反生产行为这一消极角色外行为的影响机制,更为全面深入地探讨了员工对企业内、外部社会责任的感知如何影响自身态度和行为的变化,弥补了微观企业社会责任在对员工消极行为影响方面的研究不足。2.本研究拓展了反生产行为的前因变量。通过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反生产行为的组织因素进行分析,对影响反生产行为的组织因素实现了系统整合。3.本研究促进了伦理学与管理学的跨学科结合。将伦理学中的“伦理意识”作为影响反生产行为的个人因素,与企业社会责任这一组织因素共同纳入分析模型,搭建起组织与个人交互作用的研究框架,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在影响员工反生产行为过程中存在的边界条件,补充了伦理意识在道德判断、道德决策和反生产行为方面的研究。4.本研究使用了多样化的研究方法。使用了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两种方式测量员工的反生产行为,突破了以往对反生产行为常用的自我汇报式研究方法,实现了对主要研究变量的因果关系推断。同时,在实验基础上,面向真实企业的员工进行大样本问卷调研,进一步验证和对比了与实验结果的异同,加深了对本研究模型的理解。本研究最后为管理者重视和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提供理论支持,从企业社会责任角度为企业预防和抑制员工反生产行为提出有益建议。要求企业应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努力通过社会责任的各项措施和行动提升员工组织认同;注重伦理意识考察,增加道德相关培训,以此选拔、培训更多具有高理想主义和低相对主义伦理意识的员工,通过提升员工道德水平来降低反生产行为;加强企业道德建设,努力培育非功利性组织伦理氛围,以此抑制反生产行为的发生。本文最后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目前,虽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但社保制度改革历史欠账和转轨成本遗留问题、社保基金缺口态势显现等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不均等的问题明显存在,这无疑给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更高水平、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资本市场重要的制度安排,对资本市场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让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是我国审计市场监管的重要战略,在此战略指导下,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兼并重组、设立分所扩大规模,从而提升了我国审计市场集中度。建立分所是会计师事务所承揽异地客户的主要途径之一,分所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社会资本拓展客户,进而扩大业务规模,加速事务所发展。然而,审计质量参
近年来,由于领导傲慢自大、盲目自信导致的组织道德丑闻以及决策失误事件频发,促使组织管理者和学者将注意力转向领导者客观认识自我、承认自身不足等领导行为。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领导者自身知识和能力的有限性逐渐成为影响组织发展的障碍。在此条件下,领导者需要更多的依靠员工的能力,不断谦虚学习才能够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谦卑型领导正是领导者承认自身不足、赞赏他人优点以及谦虚学习的领导行为
近年来,我国企业投资效率不高,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环境和资源已无法支撑投资驱动下粗放式的发展模式。这一问题引起了中央层面的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三去一降一补”的首要任务是化解过剩产能。企业投资决定着企业的未来现金流和盈利能力,构成了微观主体成长的基础。解决企业非效率投资问题对于化解过剩产能至关重要。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投资规模的扩张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力日显不足,
人权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共同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语言。但是,人权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绝对性。为了协调不同社会条件下不同主体的社会价值诉求,使所有个体的权利都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实现和保障,就必须对人权的行使施加一定的限制。为了解决限制的正当性问题,绝大多数国际人权条约在详细规定个人权利的同时,也相应设置了权利限制条款。根据这些条款,缔约国可以在特定的情形下对个人权利施加限制。但是,国际人权条约需要兼容不同的
软件漏洞通常是指可被恶意利用的软件错误或者缺陷,是影响信息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主要威胁,很多重大的网络安全事件背后都与漏洞利用有着直接的联系。随着软件规模以及复杂性的不断增加,如何高效地挖掘软件中隐藏的漏洞是一项十分具有挑战性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任务。覆盖率导向的模糊测试技术是当前学术界和工业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已经证明是现在最成功的自动化动态漏洞挖掘方法,发现了众多主流软件中的一大批高危漏洞,很大
诸如立法决策或者司法裁判等法律的决定,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在立法期限或司法裁量时间成本的压力下所作出的,但上述决定并非脱离理性判断以及衡量,法律理性主义或者法律经验主义至多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理论理性或实践理性的认识标准,但对于像法律实践这一类实践的话语如何以“实践”的方式来达到理性的结果,却并没有提供更有说服力、更有实践可能性的标准或规则。尤其是对于具体的部门法实践来说,通过怎样“实践”的方式来达到立
众包因调动分布式劳动力和利用创新方面比传统工作方式更具竞争优势而备受关注。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众包已成为开放式创新的主要方式。众包竞赛是最受欢迎和有效的众包模式之一,涉及发包方、解答者和众包平台三个要素。发包方最为关注的是任务绩效,如何合理设置各类因素,以吸引众多解答者参与任务并提交足量、高质的任务解决方案,进而实现任务绩效最大化是发包方关注的核心。经济管理领域已有研究往往从行为和结果两方面来
The financial system has seen substantial changes in the recent past when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decade.Since the last decades,the banking sector has undergone several rounds of reforms,the purpose
学位
2014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二保合一”,从制度意义上实现了社会保险更广泛的覆盖,将更多的人口纳入到制度养老之中。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九大报告也一再提出要全面建成“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财务可持续性不仅关系到政府的信用,更是影响到数亿人的福祉和社会稳定。因此,为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与发展,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