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A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lee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乳腺癌是最为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研究发现20%-30%的乳腺癌病人中存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HER-2)基因的表达增强,而且与乳腺癌的发生、侵袭转移、治疗效果和预后转归密切相关。E1A基因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具有抑癌作用的基因,在肿瘤的基因调控和治疗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宫颈癌和卵巢癌中能抑制HER-2基因和激活某些抑癌基因如p53基因等的表达,并与一些肿瘤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有关。本研究利用脂质体介导,将E1A基因转染HER-2表达阳性的乳腺癌细胞系MCF-7,并研究E1A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基因转染技术检测MCF-7细胞中E1A的表达,RT-PCR和Western杂交检测E1A基因对HER-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调控,MTT法检测E1A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软琼脂集落法检测E1A对MCF-7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并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1A对MCF-7细胞凋亡的调控。结果MCF-7细胞无内源性的E1A表达,E1A在MCF-7细胞内的表达显著性地降低了细胞中HER-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诱导MCF-7细胞发生凋亡。细胞增殖曲线显示E1A基因显著性抑制MCF-7细胞增殖和细胞集落形成能力。E1A基因对HER-2的抑制通过上调caspase-3途径实现。结论:E1A基因能降低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HER-2表达,通过HER-2/caspase-3途径抑制细胞的增殖和细胞集落形成能力。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绝经前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标本中亚临床病灶分布范围的研究目的:通过影像-病理对照分析早期乳腺癌亚临床病灶分布的范围及特征,分析影响亚临床病灶分布的生物学参
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中存在着问题,对就业指导服务的认识不到位,思想政治教育的脱节,体系的专业化、科学化程度不高等等,这些都制约着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发展,因此
应柬埔寨皇家农业大学农业科学院邀请,6月19?28日,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郝朝运副所长、杨建峰副研究员、李志刚副研究员和王灿博士一行4人组成的专家调研考察
目的 :研究对接受宫腔镜手术的宫腔粘连患者进行全程护理的效果。方法 :抽选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妇科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清蛋白与肌酐的比值(album in to creatinine ratio,ACR)的相关因素,以早期预防和指导DN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干部
本文着眼于生命的塑造这一高度,论证了学前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阐述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运用比较、实证分析的芳法简析了目前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
目的对酶法二氧化碳试剂进行临床使用开瓶后三种不同定标方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每日一点定标,每日两点定标,开瓶一次两点定标后每日进行质控,结果进行对比。二氧化碳开瓶一
在研究分析世界国防基础研究特征规律的基础上,从组织管理、规划计划、研究领域、评价激励等方面梳理了军事强国推进国防领域基础研究的经验做法,提出了强化战略统筹、优化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