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是中国大陆近100年来首次发生在人口密集山区的8级强震,强震极大的破坏了震区的地质环境,同时触发了大量高位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损毁城镇、村庄,致使灾区山河异色、满目疮痍。 九寨沟县永和乡黄木山滑坡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永和乡境内。受“5.12”地震影响,黄木山滑坡坡体发育了大量的拉张裂隙,在后期降雨等其他作用的综合影响下,滑坡体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发生显著变化,稳定性较差,成为受地震影响的典型高位山体滑坡。 本论文以黄木山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结合野外现场调查分析,对滑坡发育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滑坡体的变形特征、成因机制及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特征。同时,结合滑坡体的地质结构特征、变形破坏模式对滑坡的稳定性分别采用传递系数法和蒙特卡洛可靠度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科学合理的分析了滑坡体在天然、暴雨和地震工况下的稳定性,并采用MATLAB编制了基于传递系数法的蒙特卡洛法运行程序对滑坡稳定性的可靠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滑坡体发展趋势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并对其危险性进行了预测评价。 最后,本论文结合滑坡体变形破坏模式和稳定性分析提出了合理的防治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