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颗粒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研究及对舌下络脉的影响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ct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对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舌下络脉的对比研究,探讨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情进展与舌下络脉改变的联系,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观察益气活血颗粒对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通过对临床症状、肝功能、肝纤维化四项的对比观察,深入探讨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病因病机以及益气活血颗粒的临床可行性和实用性,进一步阐释该病病情进展与舌下络脉改变的有机联系,发挥中医药诊治该病的优势。 临床研究一 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各38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舌下络脉的主干外径宽度、长度、迂曲程度及细络显现程度。 结果:两组患者舌下络脉四项异常变化分别经统计学处理,主干外径宽度、迂曲程度及细络显现程度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主干长度改变差异显著(P<0.05)。 临床研究二 方法:选取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服用中药益气活血颗粒;对照组服用复方鳖甲软肝片。疗程均为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1~3天内对两组患者心电图、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检测记录一次;临床症状及舌下络脉分别于治疗过程中每一个月观测记录一次;肝功能、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并记录。 结果:1.治疗组42例中;临床痊愈9例、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1%;对照组42例中,分别为4例、9例、14例、15例,总有效率63.4%。2.两组治疗后主症、次症、体征计分及总计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计分降低显著。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明显降低倦怠乏力、胁肋刺痛主症计分(P<0.01);治疗组食欲减退、脘腹胀满、便秘或腹泻、胁下痞块、面部或手掌赤丝红缕等次症及体征计分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P<0.01),尤其对倦怠乏力、胁肋刺痛、脘腹胀满计分的改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3.治疗组治疗后TBIL、ALT、AST、GLO均有降低,ALB、A/G均有提高,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TBIL、ALT降低和ALB、A/G提高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4.治疗组治疗后HA、PCIII、IV.C、LN均有降低,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尤其是HA和IV.C降低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5.两组治疗后舌下络脉主干外径宽度、长度、迂曲程度、细络显现程度的计分及总计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P<0.01),治疗组降低显著。其中治疗组治疗后舌下络脉主干外径宽度、细络显现程度计分的降低有极显著性意义(P<0.05,P<0.01)。 结论: 1.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舌下络脉异常率远较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高,统计学处理具有意义,其中舌下络脉主干粗张、迂曲程度及细络显现程度两组患者异常率显著增高。对慢乙肝患者如果发现其舌下络脉出现上述异常改变时,要及早结合其他相关检查,排除病人是否出现肝硬化,以免贻误治疗。 2.益气活血颗粒组方配伍立足于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气虚血瘀”的基本病机,遵前贤“养正则积自除”之职,恪守“化瘀散结当先扶正”的原则。注重一个“虚”字,紧扣一个“瘀”字,通过益气与活血的巧妙配合,使气旺血行,瘀去新生,诸证渐愈。可明显改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延缓肝硬化病情进展。 3.益气活血颗粒可减轻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舌下络脉的异常程度。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作文先导式”的语文教学模式,是通过“语境,语用”为主要线索,对小学语文教学板块进行重新整合,更好的落实“阅读与升华,表达与交流,活动体验”的三大要素,结合作文教学的进度和实际需要,灵活的穿插作文教学,识字教学,阅读教学,拼音教学以及观察力和思想力的训练,从而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字:作文先导式 小学语文 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的重点已经由传统的“语言内部结构”转向了“语言的功能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是培养阅读能力的
期刊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时代要求不断地摒弃“一言堂”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取而代之的是“群言堂”的创新的教学方法,以期达到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而要使这一目的得以实现,关键一点就在于“疑”。学者张载也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因此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解疑的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呢?
期刊
目的:观察补肾醒神汤治疗小儿遗尿下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治疗组为2017年4月至2017年8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诊断为下元虚寒证的原发性遗尿患者,共30例,予补肾
一、关于语文教育的主要弊端  1.语文教育的泛政治化。一是教材编写上,潜意识深处还是受"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惯性操纵。这在人教版初高中教材里都有典型反映,尤以议论文为甚。二是对教学内容的阐释和评价体系,完全受机械、保守的《教学参考书》的制约。诸如用"通过……揭露和批判了……"一类的固定模式,从外围去包装课文甚至异化其深沉丰富的内涵。三是作文教学以眩目的政治道德泡沫掩饰社会现实与精神现实的
期刊
一、电化教学势在必行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教师们认识到:深化教学改革,特别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目前,在课堂教学上,“少”、“慢”、“差”、“费”等现象还很严重。这种现象导致了学生不爱学习、不懂学习、不会学习。不少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因而产生了厌学心理。因此,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必须改革课堂教学。  通过对传统教育教学得失的反思,
期刊
新大纲在口语训练上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景,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口语能力的培养,这对于每一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难点。作为低段的小学生来说,口语能力培养的难度更大,更富有艰巨性,而对于农村低年段的小学生来说,这似乎更是难上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困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