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人口大迁移、大混杂的时代。此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原地区,而中原一些人口则分别迁往东北、河西和江南地区,由此展开了民族之间的大融合,在北方地区则是五胡(匈奴、鲜卑、氏、羯、羌)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之间的交融。各民族的饮食生活也在这种交融中呈现出新的面貌。 本文主要由前言、后记和三章主体构成。 前言主要介绍研究饮食文化及其交流与融合对于研究各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特点的意义,以及在魏晋南北朝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胡汉饮食交融的概况。 第一章探讨饮食的地区性差异和社会环境对饮食文化的影响。各民族、各地区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的不同,使得人们获得食物的两个来源——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和分布各有不同。同时,不同的生存条件也决定了人们饮食需求、饮食心理、烹饪方法和进食方式的不同,如北方少数民族食肉饮酪而汉族则食五谷杂粮等,这种差异是胡汉饮食交流的基础。这两种饮食文化原本没有交接,但这个时期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使胡汉民族共处于同样的地理环境中,从而展开了饮食文化的冲突与交流。这个时期动荡与灾害下生发的浓厚的生命危机促使着人们打破地域的限制、传统观念的束缚去追求饮食的享受,这也促进了饮食的交融。 第二章考察了胡汉饮食文化交流的三个主要内容,即饮食原料与成品的交流、加工方法与饮食方式的交流。胡族进入北方及中原地区以后,初期依然以畜牧业为主,但随着定居倾向的发展,随着人口的增长、粮食供应的不足以及和汉族的融合程度渐深而逐渐从事农业,于是粮食成为饮食生活中的主要部分。就汉族来讲,原本肉类食物在饮食生活中所占比例很小,但中原地区经长期战乱以后荒草丛生,这使畜牧业有了发展的可能,同时在少数民族的影响与政策鼓励下,养羊与养牛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从而提高了肉类食物在整个饮食结构中的比例。不仅如此,汉族还从少数民族地区引进了许多蔬菜与水果, /拄包劳入 石员士学位论文 \站孟和y *“DR’Sn正SIS 如黄瓜、葡萄、石榴等。在饮品与加工方法上,主要是乳酪与酒、炙肉法与羹 法的交流与融合。在饮食方式上,在胡床与胡坐的影响下,汉族开始了一场家 具的革命,高足家具的出现使得汉族传统的分食制开始了向合食制转变的历 程。 第三章借助于社会学、人类学的一些理论考察了胡汉饮食文化从初期的抗 拒到最后的融合过程,并探讨了胡汉饮食文化交融的意义。社会风俗的存在与 传承更多地根植于大众的社会心理,故长久以来存在的对彼此饮食文化敌视的 ,0理以及不愿轻易放弃本族文化传统的心理使得双方对饮食文化的交流进行 了抗拒,但随着胡汉融合程度的加深,这种心理逐渐改变,同时文化自身的发 展规律也使得胡汉饮食文化的交融成为必然。二者的交融有利于彼此饮食文化 的走向丰富,也使得彼此的饮食结构更加科学。 后记则是我自己对学习与论文的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