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菜的三种病害研究(附:缘管浒苔发育生物学初步研究)

来源 :上海水产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myu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紫菜拟油壶菌病(Chytrid blight)进行细胞学研究,调查该病的病症及发病进程,获得了Olpidiopsis sp.生活史的细胞学证据。该病的病症表现为:在叶状体边缘与中上部形成众多边缘呈白色腐烂状的孔洞,镜检可以发现染病细胞中有浓绿色突起。Olpidiopsis sp.既有无性生殖,也有有性生殖。Olpisiopsis sp.无性生殖过程是通过孢子囊放散游孢子,游孢子侵入紫菜细胞进行的。游孢子侵入紫菜细胞后,在紫菜细胞中形成菌体。随着菌体的发育,菌体不断生长,挤压宿主细胞。在挤压宿主细胞同时,宿主细胞有红色色素溶出,然后变绿。由于菌体的挤压,形成浓绿色突起。随着菌体发育成熟,菌体发育产生游孢子,形成孢子囊。孢子囊进一步发育形成排放管,游孢子通过排放管放散出去。Olpidiopsis sp.的有性生殖是在环境条件不利时,通过藏精器和藏卵器结合,形成卵孢子。卵孢子在环境条件好转时,重新萌发。 本研究确认Olpidiopsis sp.游孢子放散时,排放管打开。游孢子从排放管中依次放散。通常在一个宿主细胞中寄生一个菌体,有时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菌体寄生。 同时研究确认Oipidiopsis sp.不仅可以寄生在条斑紫菜上,也可以寄生在坛紫菜上。 通过对Olpidiopsis sp.感染条斑紫菜的生态学实验,获得条斑紫菜拟油壶菌病生态学数据以及条斑紫菜叶状体各部位感受性的实验数据。11℃能有效抑制Olpidiopsis sp.的生长;盐度高的组别中Olpidiopsissp.的生长速度低于盐度低的,但它们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高密度养殖能导致Olpidiopsis sp.迅速蔓延;干出时间与Olpidiopsis sp.的生长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有以下特点:干出初期,Olpidiopsis sp.的生长迅速被抑制;干出中后期,Olpidiopsis sp.出现反弹性恢复生长,干出时间短的组别先出现反弹性恢复生长,干出时间长的组别后出现反弹性恢复生长。藻体各部位细胞对Olpidiopsis sp.的感受性是从末梢部到基部依次减弱。 紫菜丝状细菌附着症研究确认该病症的病原菌为毛霉亮发菌(Leucothrix mucor Oersted):该菌既可以寄生在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也可以寄生在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 )上。成熟或溃烂藻体易于感染Leucothrix mucor Oersted,该病害发病时间较长,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危害性。 本研究发现,丝状细菌除A型与B型外,还有其它几种类型的丝状细菌。病原菌纯培养物可形成指纹克隆、玫瑰花环(rosette)、绳结状(knot)、球状(bulb)等结构。微生子相互吸引,导致微生子排列成玫瑰花环(rosette)结构。菌丝间吸引形成了指纹克隆。绳结状(knot)结构的形成是由于菌丝间相互吸引,在三维空间上穿过环(loop)而形成的。形成绳结状(knot)结构的菌丝进而形成了球状(bulb)结构。病原菌纯培养物最适生长温度为25℃,pH值为7.5—8.5,盐度为31.2‰。病原菌并不能穿透紫菜细胞壁,而只能附着在紫菜细胞壁上。本研究发现,2005年12月、2006年1月、2月发生在江苏沿海的条斑紫菜病害为条斑紫菜冻伤症。症状表现为藻体色泽偏红,藻体边缘或中央有白色斑点或孔洞,藻体缺乏弹性,生长缓慢或停止。镜检可以发现部分细胞中有红色色素溶出;部分细胞褪色,变白死亡;部分细胞膨大,内容物变形死亡。 本文在国内首次报道了条斑紫菜冻伤症,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条斑紫菜冻伤症逆境生理学研究。冻伤症藻体生长缓慢是由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系统受到损伤,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及呼吸作用强度降低所致。冻伤症藻体细胞膜系统受到损伤,细胞内离子大量外渗;细胞抗氧化防御系统受到损伤,丙二醛含量增加,SOD活性提高,而POD活性降低。低温冰冻胁迫实验表明,SOD酶及POD活性随着胁迫程度加大而增加,POD活性在胁迫程度较重时开始降低,从而导致膜脂过氧化。本研究发现,在冰冻胁迫下藻体生理指标的变化与藻体含水量有关。 紫菜生长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浒苔属植物的生长,从而导致品种混杂、紫菜等级降低、商品价格降低,为此本文也进行了缘管浒苔发育生物学的初步研究。缘管浒苔生活史单性生殖研究表明,配子体进行单性生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配子体放散的配子不经结合,固着后直接发育成新个体,完成单性生殖;另一种是配子体配子囊中最后一个或几个配子不放散直接在原藻体,上发育成新个体。放散出去的配子进行单性生殖时,第一次分裂分别产生顶端细胞和基部细胞,其发育呈顶基极性。两个细胞分别成为叶片和假根的祖细胞。未放散的配子在原藻体上进行单性生殖发育成叶状体,形成的新个体可聚生成簇。通过缘管浒苔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发现,原生质体发育有4种发育方式,分别为形成正常形态苗、无假根苗、托状假根苗、孢子囊。藻体发育过程中,部分藻体的顶端细胞分裂方向发生改变,产生4个细胞。这4个细胞没有进行垂周分裂,而是分别形成新的藻体。部分藻体的基部细胞分裂方向发生改变,形成4个细胞,细胞进行垂周分裂,形成圆圈状结构,也没有导致管状结构的形成。
其他文献
本实验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方法,研究了红壳色及不同育种家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仔蟹遗传特征,并结合近3代"光合1号"新品种群体遗传多样性参数,对长期人工选育产
芋螺毒素(Conotoxin,CTX)是一类由热带海洋肉食性软体动物芋螺(Conus)分泌出来的,由8~4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小分子多肽,富含二硫键。芋螺毒素的化学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强,作用靶位选择性
用免疫增强剂预防、控制疾病在鱼类养殖上有比较好的效果,国内外已就多种免疫增强剂对鱼类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因子的影响作过报道.但是壳聚糖在水产养殖上的研究,刚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是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主要病原,严重危害对虾养殖业。病毒入侵宿主首先要和其对应的特异受体结合,深入了解WSSV感染机制,找到编码受体的基因,无疑对病害
本文从形态学、组织学、超微结构三个方面系统地研究了嘉庚蛸雌雄生殖系统结构,配子发生等繁殖生物学的内容。 雄性生殖系统是体腔特化的一部分,不对称,仅有一个生殖孔开口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