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杭州湾毗邻长江口与钱塘江,湾内淡水可来源于钱塘江径流与长江冲淡水;同时,杭州湾面临东海,湾内水体会随涨落潮流交换到东海海区。因此,研究杭州湾内不同来源水体的水龄、滞留时间的分布特性,对揭示陆源来流(长江、钱塘江径流)对杭州湾水环境的影响、评估湾内水质状况等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ROMS(区域海洋模式)模型,建立杭州湾-长江口-东海海域三维水动力模型,并采用实测数据对模型计算所得的潮位、潮流、盐度进行验证以及余流的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计算2007-2008两年期间内,不同径流、潮流水动力条件下的杭州湾潮位、潮流、余流、盐度分布,得到该海区水动力的基本特性;进而以CART (constituent-oriented age and residence-time theory)理论为基础,研究了2008年期间四种不同水动力条件(枯洪季和大小潮)下杭州湾内水龄分布特性及湾口南、北代表性控制区内的滞留时间分布特性。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1)杭州湾内,长江冲淡水和钱塘江淡水浓度(淡水体积比重(总体积为1))分布差异较大。前者在湾口北部有一高浓度区(约0.7),水体来源分布受长江径流影响明显,该现象表明长江冲淡水可直接经过杭州湾北部进入杭州湾;而在湾顶及上游区域钱塘江径流比重较高(如澉浦处洪季时浓度为0.86),水体来源分布受钱塘江径流影响明显。(2)杭州湾内,长江冲淡水水龄分布的主要特征为:湾口北部区域为其水龄低值区,湾内中部及湾口南部区域,平均水龄在200天左右(如枯季平均为205天),湾顶区域,水龄较大,枯季期间,该区域平均水龄为350天。四种不同水动力条件下,由于典型强潮河口的混合作用,湾内中部、湾顶区的长江冲淡水水龄垂向分布均匀;湾口北部区域,受径流影响,小潮期间水龄出现分层现象,底层水龄高于表层;湾口南部区域,受潮流影响,小潮期间长江冲淡水底层水龄略低于表层。(3)杭州湾内,钱塘江淡水水龄分布的主要特征为:自湾顶向外海区域,水龄不断增大,至湾口的芦潮港处,水龄可高达400天。乍浦及其上游区域(经度121.10以西),钱塘江淡水水龄与钱塘江径流量呈负相关。四种不同水动力条件下,由于典型强潮河口的混合作用,杭州湾湾口北部、湾内中部、湾顶区域的钱塘江淡水水龄垂向分布均匀;湾口南部区域,受岛群影响,小潮期间水龄分布出现分层现象,底层水龄高于表层。(4)杭州湾湾口南、北两代表性控制区的滞留时间分布特性主要表现为:湾口北部控制区内,滞留时间受长江径流影响明显,当流量约28000m3/s(洪季期间)时,滞留时间在0至18天范围内;当径流为10000m3/s(枯季期间)时,滞留时间在12至32天范围内。湾口南部控制区内,滞留时间受潮流影响,大潮期间的滞留时间小于当月小潮期间0.5至6.5天。大、小潮期间(以6月为例),滞留时间分布均呈现西高东低现象(6至26天),即越靠近外海,水体滞留时间越短。该现象主要由于涨落潮作用,水体向外海方向运动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