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肿瘤组织中Bcl-2、b-FGF和VEGF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内蒙古医学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i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抗凋亡基因Bcl-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在乳腺普通型增生、非典型增生和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5例乳腺良恶性增生性病变包括普通型增生(UDP)29例,非典型增生(HDP)26例,癌(Ca)30例组织中Bcl-2、VEGF和b-FGF蛋白表达。 结果:Bcl-2在UDP、HDP和乳腺癌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79.31%、46.15%和36.67%,三种病变之间相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b-FGF在UDP、HDP和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是37.93%,、61.54%和70.00%,UDP与Ca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VEGF在UDP、HDP和Ca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34.48%、65.38%和66.67%,UDP与Ca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Bcl-2阳性细胞表达范围和表达强度在UDP病变中明显高于HDP和Ca,三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b-FGF和VEGF阳性细胞表达强度在Ca病变中明显高于HDP和UDP组。三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b-FGF的阳性表达范围在Ca组织表达高于UDP和HDP,三组之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结论:Bcl-2、b-FGF和VEGF在病变从UDP到HDP再到癌变的过程中发挥作用。Bcl-2高表达可能是预后好的一种标记物,而b-FGF和VEGF可能预示着不良结果。
其他文献
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之一。化疗是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主要方法之一。青蒿琥酯是我国开发的新型抗日本血吸虫药物。本文实验观察了不同发育阶段日本血吸虫对青蒿琥酯的敏感性、青蒿琥酯对感染宿主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青蒿琥酯和吡喹酮联合用药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的效果,旨在为进一步探讨青蒿琥酯的抗虫效果和优化药物的使用方案提供实验依据。一体内不同发育阶段日本血吸虫对青蒿琥酯的敏
目的:动态观察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 alpha,TNF-α)在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大鼠血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