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中国不同年代主要的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深入研究了玉米品种更替过程中新老品种的生理生态特征和竞争力差异,分析了差异形成的原因并进行了理论探讨。
玉米新老品种竞争力差异的研究采用了单作和混作两种方式,设高低两个密度。生长过程中全面测量了生物量、形态、生理和群体指标,运用了生长分析的方法来研究竞争,整合了各水平参数来解释竞争结果,并用本研究数据检验了生长冗余理论。
玉米新老品种对比研究发现新品种的生理生态特征普遍优于老品种。这些优势不仅体现在较高的生物量积累、较大的籽粒库容和较强的再分配能力上,而且体现在高的叶面积指数、衰老过程中仍维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光合效率上,同时新品种的群体特性还具有更低的感病率和更少的无效分蘖。玉米新老品种竞争结果表明在混作条件下,相对总产量这一指标反映出新老品种间明显的互利效应,且这种效应随发育阶段而降低。新品种对老品种的相对竞争力则随着发育阶段波动,并且密度和发育阶段两因子对品种竞争力的影响有明显的相互作用。相对于新品种,老品种的确存在叶片和根系的生长冗余部分,但老品种并没有在混作竞争中获得明显的竞争优势,即玉米品种选育并不完全符合生长冗余理论,因此在理解植物竞争力方面仍需要其他层面更深入的探讨。
同时,玉米品种选育不完全符合生长冗余理论的结论在农学实践上并非毫无价值。因为新品种总生物量的提高,不仅增加了籽粒产量,而且增加了秸秆产量,提供了更多可利用的生物质资源。相对于仅仅关注粮食产量,综合利用中国农村巨大的生物质资源具有更重要的生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