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当防卫规定在我国《刑法》第二十条,分为三款,分别是正当防卫、防卫过当和无过当防卫。正当防卫制度对于遏制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防卫人合法权益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司法实践中由于不同案件的不同特点,使得有些案件在认定正当防卫、防卫过当或者故意犯罪的问题上具有诸多疑问和分歧,研究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对正当防卫在司法实践中的正确运用有着积极的理论意义。正当防卫有五项成立条件,分别是前提条件、时机条件、主观条件(防卫意识)、对象条件和限度条件。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是不法侵害正现实发生。一般情况下,来自十分紧迫的不法侵害,都可以构成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存在较大争议的是能否对来自不法公权力的侵害实施正当防卫。本文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对不法行政行为可以成为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进了类型化分析,并认为在行政行为明显实施错误的情况下,防卫人可以采取拖延性的消极防卫措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现实性中,对于假想防卫,只有符合情理的假想才是假想防卫中的假想。正当防卫的时机条件是在不法侵害开始之后到不法侵害结束之前,防卫人采取防卫行为的时间。在防卫时机开始阶段,防卫人预感到可能发生危险而提前准备防卫工具的,不影响正当防卫的成立。在防卫时机结束阶段,特别是财产犯罪既遂后有无成立正当防卫的空间,应将正当防卫开始的时间认定为早于犯罪着手晚于犯罪既遂,在财产犯罪既遂后,只要符合同一现场、不放弃紧追等条件,同样可以采取措施实施正当防卫。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是防卫人在防卫时具备防卫的意识。防卫意识的有无对成立正当防卫与否具有重大影响。通过分析简单的防卫意识、复杂的防卫意识以及缺失的防卫意识,得出结论应将防卫意识界认定为防卫人认识到法益面临着紧迫侵害的危险,应当采取防卫行为保全,只要达到防卫效果,有意或无意采取的防卫措施均可表明防卫人具有防卫意识。同时,由加害意思向防卫意识的转化也属于防卫意识的一种。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是必须针对不法侵害实施人进行防卫,而不能针对其他人,否则可能成立紧急避险。针对不法侵害人的防卫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是针对不法侵害人的人身进行防卫,可能造成不法侵害人人身自由、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的损害。同时,在共同犯罪中,若不法侵害人有两人或两人以上,且他们是共同正犯的关系,针对其中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进行正当防卫。二是对不法侵害人的财产进行防卫,如果不法侵害人将自己的财产作为犯罪的工具和条件时,防卫人可以通过破坏财产达到消除不法侵害,保护法益的目的。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是防卫行为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限度条件直接影响到防卫人成立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财产损害应当一律不属重大损害,而人身损害中要结合具体情况而定,轻伤应当不属于重大损害,重伤、死亡的结果要视情况,慎重认定为重大损害。在无过当防卫中,发生任何后果都不是重大损害。在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中,应当秉承对被告人(防卫人)有利的原则,尽量多认定正当防卫。望通过本文论述,使得在司法实践中对正当防卫的理解和运用产生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