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医疗建筑的发展初探——兼论发达国家医疗建筑发展对中国的影响

来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647403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技力量不断飞速发展的今天,医疗水平的高低也逐渐成为衡量一个社会先进程度的标志之一。所以,各国在医疗技术这一尖端领域的开发上都投入了相当可观的精力与财力。在建筑上,则体现为“形式追随功能”,且越来越多的体现为形式追随人性化的大批现代医疗建筑的涌现。建立在西方医疗建筑模式上发展起来的中国近现代医疗建筑,在医疗体制、科技手段、经济势力、政治制度、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下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并且在高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以及现代医疗管理和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的条件下,又面临新的发展需求。针对这一时代性极强的课题,本文从中国与西方医疗建筑的历史渊源出发,从近现代横向因素的多角度进行综合比较,探索中国近现代医疗建筑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基于此基础上的适应中国国情的当代医疗建筑设计的新思路。 首先,本文较为详尽地阐述了背景理论,从历史的维度综合论述了西方医疗建筑的发展。尤其针对对中国医疗建筑影响较大的现代主义时期西方医疗建筑发展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总结西方各国现代医疗建筑的功能模式、空间组合和美学表现;剖析其历史局限性及对当代医疗建筑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其次,文章在总结西方近现代医疗建筑发展的基础上,分阶段梳理20世纪初至今影响中国医疗建筑发展的社会背景、医疗制度及建造技术等因素。并例举各阶段的医疗建筑典型实例,以期较为清晰地反映中国近现代医疗建筑的发展脉络。 再次,通过对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当代医疗建筑设计理念、建筑技术及发展模式的研究,总结其对中国的影响,特别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医疗建筑设计中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 最后,通过对影响当代中国医疗建筑发展因素的总结,展望中国医疗建筑在未来的拓展方向,包括医疗建筑设计重视老年护理保健;医疗建筑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医疗建筑设计需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及注重医疗建筑设计中的文化与人文价值。
其他文献
循环经济理论的应用与发展促进了临时场馆的产生;世博会、奥运会等大型赛事的举办推动了临时场馆的实际需求;建筑与结构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为临时场馆的研究提供了支持;当代建
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政府以及高校对校园环境建设日益重视,因此使得校园建设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高校是一个文化性场所,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科学研究
体育建筑,特别是体育场,有着不同于一般建筑的形式与规模,但并不意味着它可以被孤立地设计,始终从城市角度寻找与城市空间的联系才是体育建筑设计的重点,也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重要课
毫无疑问,住宅是我国重大的民生事业。随着人们对居住品质要求的提高,高性能住宅必然是我国住宅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本文以东南大学和清华大学联合自主研发的轻钢模网构
河流是世界上众多著名城市的发祥地,是城市文明发展的摇篮。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河流的开发利用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由此带来河流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随着城市不断的扩张,城市边缘的商品批发市场逐渐被城市建设用地包围。市场原有批发功能逐渐向“批发+零售”的销售模式转化,服务对象也由批发者逐渐向低收入购物人群侧重。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推进和法治发展,权利、特别是私人财产权利获得了可喜的发展:2004年我国宪法修订后明确提出保护私人合法财产,2007年的《物权法》则从民法层面落实了对私人财
近年来随着人们休闲时间的增加,户外运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徒步作为一种最为常见和被普遍推广的户外运动项目,得到了广大人群的青睐。受时间、金钱、出行难等影响,人们并不能总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构成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元素,它的形成及发展与其所在地域的文化密不可分,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和丰富多样的性格特征。黑龙江地处中国传统文化的边缘地
本文的出发点在于,设计构思的抽象思维载体——板型要素,与材料、空间、建造三者的关系。剖析作为抽象意识要素存在的板型要素从自身的物化过程到实现其真实空间意图所经历的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