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胸腺瘤是一种少见的上皮性肿瘤。由于其发病率低、病情发展缓慢,有关胸腺瘤长期生存结果和可能预后因素的资料十分有限。至今,仍然缺乏被广泛认可的关于胸腺瘤治疗的最佳策略。本研究旨在通过大样本和长期随访,探讨原发性胸腺瘤和首次经外科完整切除术后复发性胸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并系统分析与外科疗效有关的预后因素。方法我们对2003年1月至2014年12月之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手术治疗的307例原发性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所有入组患者均行胸腺瘤完整切除手术且有明确的病理诊断和分期。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随访资料。本研究采用Kaplan-Meier统计方法分别计算原发性胸腺瘤患者接受完整切除术后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以及复发性胸腺瘤患者的复发后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的生存差异;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进行与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及复发后生存率可能相关的预后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共计307例胸腺瘤患者用于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及生存分析。在307例接受手术完整切除胸腺瘤的患者中,有52例(16.9%)患者出现术后复发。这些患者的中位复发时间为71个月(范围4到160个月)。经分析后发现,WHO组织学分型与Masaoka-Koga分期显著相关(P<0.001)。术后辅助放疗与WHO组织学分型和Masaoka-Koga分期均显著相关。在长期随访过程中(中位时间:86个月,范围24到160个月),经首次手术完整切除胸腺瘤患者的5年和10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4.0%和73.0%;其5年和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1.0%和74%。应用方差分析后发现,Masaoka-Koga分期(P<0.001)、WHO组织学分型(P<0.001)和术后辅助放疗(P =0.006)均与复发率(16.9%)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asaoka-Koga分期和WHO组织分型是首次接受胸腺瘤完整切除术患者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在非侵袭性胸腺瘤组(即Masaoka-Koga I期)中,有术后辅助放疗和无术后辅助放疗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 = 0.403);而在侵袭性胸腺瘤组(即Masaoka-Koga II期及以上分期)中,术后接受辅助放疗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明显高于术后未接受辅助放疗的患者(P = 0.028)。在A+AB型胸腺瘤组中,无复发生存率在有术后放疗和无术后放疗两组患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 = 0.895);而在B型胸腺瘤患者中,术后接受辅助放疗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明显高于术后未接受辅助放疗的患者(P = 0.022)。在52例复发性胸腺瘤患者中,肿瘤复发的部位分别是14例(27.0%)纵膈、25例(48.0%)胸膜、12例(23.0%)肺和1例(2.0%)膈肌。复发模式包括14例(79.0%)局部复发和11例(21.0%)胸腔内播散。52例复发性胸腺瘤患者中有16例(31.0%)患者接受了再手术治疗和术后辅助放疗和(或)化疗,其中13例局部复发患者接受了复发灶的完整切除术及术后放疗;3例胸腔内播散患者接受了减瘤手术及术后放化疗。另外36例(69.0%)复发性胸腺瘤患者则接受了非手术治疗,包括20例局部复发和2例胸腔内播散患者接受根治性放疗;4例局部复发和4例胸腔内播散患者接受化疗;以及4例局部复发和2例胸腔内播散患者接受放化疗。复发后中位生存时间为35.5个月(范围2到124个月)。1年、3年和5年复发后生存率分别为76.0%,61.0%和56.0%。与接受非手术治疗的复发性胸腺瘤患者相比,经再手术治疗的患者具有更高的复发后生存率(P =0.017)。此外,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胸腺瘤完整切除术后的复发模式是这些患者复发后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研究结果显示,Masaoka-Koga分期和WHO组织学分型是胸腺瘤患者经外科完整切除术后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术后辅助放疗与完整切除术后无病生存率显著相关并能够减少术后胸腺瘤的复发率。此外,术后辅助放疗可以提高侵袭性胸腺瘤和B型胸腺瘤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胸腺瘤经完整切除术后的复发模式是复发后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局部复发和再手术治疗复发性胸腺瘤与良好预后显著相关。目的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食管癌的病理类型以鳞状细胞癌为主,该组织学类型占我国食管癌发病的90%以上。尽管在食管癌诊断、治疗及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很多进展,但5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30%左右,其发病率及病死率仍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由于大多数食管癌患者就诊时已属疾病的中晚期,治疗手段十分有限。因此,加强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和监测治疗后复发与转移,对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尤为重要。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是指存在于血液循环系统里的肿瘤细胞。目前研究已经证实在早期肿瘤甚至癌前病变的患者外周血中就已经存在CTCs。因此,利用高灵敏的技术检测CTCs具有对食管癌进行早期检测、辅助诊断和治疗监测的潜在价值。肿瘤异质性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异质性的存在使同一种类型肿瘤在临床上对治疗的敏感性以及预后表现出显著差异。基于Oncomine数据库筛选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相关的突变基因,利用DNA和RNA测序技术比较这些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样本中不同区域之间的表达差异,分析肿瘤异质性,探索与食管鳞癌治疗相关的新的分子靶点,为后续临床研究和新靶点药物开发提供依据。方法我们采集了 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之间在中国医学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手术治疗的130例食管癌患者的外周全血。所有入组患者术前胃镜活检均确诊为鳞癌并且符合本研究入组标准。采用Celsee Diagnostics,PREP 100系统对130例食管鳞癌患者进行外周血CTCs检测。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外周血CTCs数目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在上述食管鳞癌患者中随机采集了 10例患者的术后肿瘤组织标本,利用Oncomine数据库OCP143 panel进行肿瘤组织多位点的DNA和RNA测序,检测食管鳞癌相关基因突变,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肿瘤异质性和发现新的分子靶点。结果130例食管鳞癌CTCs的中位个数为2[1,3]个/4mL,10例正常人外周血中均未检出CTCs。经分析后发现,术后病理诊断发现有脉管瘤栓和有神经侵犯的食管鳞癌患者的外周血CTCs数目显著高于无脉管瘤栓(P=0.006)和无神经侵犯的患者(P=0.001);胸下段食管鳞癌患者的外周CTCs数目显著高于胸上段和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P=0.032),而胸上段和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的CTCs数目相似;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外周血CTCs数目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01)。Kruskal-Wallis检验发现I期、II期和III期三组患者之间外周血CTCs数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表明,I期患者的CTCs数目显著低于Ⅱ期和Ⅲ期的患者,而Ⅱ期和Ⅲ期患者之间外周血CTCs数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12例食管鳞癌患者的外周血CTCs数目进行动态监测后发现,术后1周患者外周血CTCs数目明显低于术前(p =0.0496)。利用Oncomine OCP143 panel检测10例食管鳞癌相关基因后发现,在不同组织样本之间以及同一样本的不同区域之间在突变基因的种类、拷贝数变异(CNV)、单核苷酸变异(SNV)和插入缺失(INDEL)等遗传信息均存在明显差异。此外,在9例患者的组织样本中除检测到已报道的与食管鳞癌相关的变异频率较高的基因(包括TP53、EGFR、PTEN、CCND1、CDKN2A、PIK3CA等)外,还发现了一种在食管癌中未曾报道的分子事件,即EGFR外显子2-7缺失突变(即EGFRvⅢ)。结论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CTCs的数目与患者的肿瘤部位、是否有脉管瘤栓及神经侵犯、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在手术完整切除肿瘤之后,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CTCs水平会出现明显下降。基于Oncomine数据库的组织测序结果发现在不同患者之间及同一患者肿瘤内不同区域之间的遗传信息存在较大异质性。EGFRvⅢ是食管鳞癌中一种新的遗传分子事件,可能参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