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简称恶黑,是整形外科常见的一种皮肤恶性肿瘤。恶黑具有高度侵袭性和易转移的特点,尽管其仅占所有皮肤黏膜肿瘤的4%,但死亡率极高,发生转移的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有14%[1]。对于早期的恶黑患者,和其它肿瘤一样,手术治疗仍是金标准,但对于已发生局部和远处转移的患者,相对于其它种类的恶性肿瘤,恶黑的全身治疗手段有限,临床上常常综合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但上述方法仍存在诸多缺点。因而,研究新的有效的抗恶黑药物显得十分必要。自然界植物来源的提取物,由于其分布广泛,毒副作用小,价格低廉以及独特的药理作用,在抗肿瘤治疗上存在潜在的广阔前景。其中白花丹的提取物白花丹醌,经较多体外和动物模型研究,证实了在多系统肿瘤如宫颈癌,乳腺癌,胃肠道肿瘤以及肝癌等恶性肿瘤中存在抗肿瘤功效。白花丹醌对恶性黑色素瘤的作用目前研究较少,少量的研究发现了白花丹醌对体外培养的恶黑细胞存在一定的抗肿瘤功效。本研究旨在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进一步了解其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形态以及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白花丹醌对细胞凋亡的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白花丹醌抗恶性黑色素瘤的作用及机制,从而为未来该药物可能在抗恶黑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初步的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以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株为观察细胞,经白花丹醌干预,观察其对体外培养下的A375细胞的形态、增殖以及凋亡的影响。通过光镜下大体观察,了解白花丹醌对A375细胞体外增殖特性及形态的影响;通过MTT法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半定量地观察对增殖的影响,并计算其半数增殖抑制浓度(IC50);通过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PI双标法观察对凋亡的影响;以蛋白印迹(Westernblot)方法,通过观察JAK-2/STAT-3信号通路蛋白的总体表达量和磷酸化水平的变化以及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量变化,了解白花丹醌影响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白花丹醌干预48h后,随药物浓度增高,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增强。镜下观察到细胞数量明显减少,部分细胞胞体变圆,脱离贴壁状态;MTT法显示:随着药物浓度增加,细胞增殖抑制率增高,计算其半数增殖抑制浓度(IC50)为9.85μmoul/L;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高浓度组(6.25和12.5μmoul/L)肿瘤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高;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高浓度组(10和20μmoul/L)JAK-2,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总体表达量无变化,同时,所有实验组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白花丹醌对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存在明显的增殖抑制和凋亡促进作用,并与药物浓度存在量效关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白花丹醌抑制了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