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久以来,商业银行的利润主要来源于规模扩张和存贷利差,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狭义完成及互联网金融的崛起,金融脱媒趋势加快,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商业银行的传统存贷业务遭遇瓶颈,中国商业银行的利差从2008年开始呈现逐年收窄的态势,银行依靠存贷模式的高盈利不可持续。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及需求,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银行的多元化经营显得尤为重要,而业务多元化在财务报表中体现为:收入结构的多元化以及融资结构的多元化。 于是本文从这两个角度出发,探讨在利率市场化大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转型对银行绩效及风险的影响,并试图解释收入多元化与净息差产生“协同效应”的原因,以及业务多元化存在风险溢出的原因等。具体而言本文分为七章,每章的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引言部分,包括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创新点等。通过对国内外背景的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往往导致银行业利差收窄,非利息收入占比增加,资产负债结构发生变化。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包括商业银行业务多元化对净息差的影响分析、业务多元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分析,以及资本结构对银行绩效风险影响的文献综述。 第三章为:定性分析,明确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范畴,利用经济学理论分析中国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主要动因,对目前中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情况进行概述,并阐述发展过程中所引发的问题。 第四章为:实证研究部分,通过建立联立方程组模型、内生转换模型研究中国57家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反向因果关系并非是导致内生性的来源,而不同存贷业务优势的银行在发展其表外业务时,所做出的个体选择才是导致内生性的关键。(1)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在发展表外业务时,创新动力不足,依然存在惰性,故对风险回报要求过高,从而表现出较高的净息差;(2)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发展表外业务时“旗开得胜”,对冲非系统性风险,使得净息差对风险回报要求较低;(3)城市商业银行呈现两种极端:资质较弱的城商行,在开展表外业务时“倒逼”机制较为明显,城商行中市场势力和资产规模相对弱势的,被迫选择发展表外业务,而放弃存款业务,表现出净息差较低;相对强势的银行则依然维持吸取利差的单一盈利模式,表现出较高的净息差。 第五章为:实证研究部分,通过构建银行风险的指标,比如:银行整体破产风险、银行信用风险、以及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从而进一步研究银行业务多元化是否达到了分散银行风险的目的,以及到底怎么样的银行容易被分散风险,研究发现:银行通过业务多元化拓展,确实达到了分散化非系统性风险的目的,但是不同资产规模的银行其分散程度不一样:大型商业银行,特别是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它们依然依赖自身市场势力的优势,创新动力低下,较为保守,从而其总体风险的分散程度较低。小型商业银行由于多元化业务基数低,导致的总体风险分散程度较高。但是“倒逼”型的城商行,往往参与一些风险较高,且容易复制的表外业务,从而表现出较高的流动性风险及信用风险。 第六章为:实证研究部分,通过面板模型研究中国57家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多元化对银行绩效及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1)商业银行通过存放同业和买入返售等方式拓展表外业务,提高了银行的利润,但是也带来了银行的风险,为了补偿相应的风险,使得成本提高,使得负债结构多元化降低了银行的绩效。(2)负债结构多元化也是内生的,存在样本自选择偏误问题。负债结构多元化高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较为优秀地开展表外业务,分散了非系统性风险,对净息差要求的风险回报较低;而城商行中,一些负债结构多元化高的城商行往往通过“倒逼”机制发展技术较低,质量较差,风险较高的表外业务,于是对风险回报较高。(3)负债结构多元化提高了银行的整体破产风险抵御,提高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但是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中,负债结构多元化却降低了流动性风险,主要原因是大型商业银行通过买入返售、同业业务进行期限错配,将流动性风险转移到了农信社和城市商业银行。(4)尽管同业业务能将不良资产从表内转向表外,在当期降低了信用风险,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结构性产品来分散不良资产,故在滞后期将提高信用风险,即,负债结构多元化对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这也是目前不良贷款凸显的原因。 第七章为:为全文的结论、政策建议部分,包括对监管者的政策建议以及对商业银行未来发展道路的指示建议。 本文在已有的文献研究基础上,做了如下创新性尝试: 第一、采用内生转换模型,通过转换方程来修正样本的选择性偏差。创新性地引入银行资产规模、市场势力、市场竞争等市场结构因素来解释业务多元化的内生性问题。而已有的文献只是单纯的研究业务多元化与银行绩效与风险之间的关系,并为涉及到如何解决业务多元化内生性的问题。 第二、通过引入体制转换模型、门限面板模型,创新性地解决了中国银行业数据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结构问题,从而分析中国不同市场结构、资产规模的商业银行,其业务多元化对银行风险的分散程度不同的内在原因。而在以往的文献中,大多只是单纯的研究业务多元化与银行绩效与风险之间的关系,并为涉及到“尖峰厚尾”的数据结构将导致模型估计不有效的问题。 第三,从负债结构多元化的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创新转型对银行绩效及风险的影响,并从同业业务的角度创新性地回答了城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较高的问题;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凸显的原因是由于之前发展表外业务时,将不良资产从表内转移到表外,但缺乏相应的结构性产品分散该信用风险,导致不良贷款率出现了滞后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