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旅游业虽是“无烟产业”,但旅游中的不少环节如旅游交通则是高能耗环节,在此背景下,“低碳旅游”、“慢行交通系统”的理念应运而生。同时,随着旅游形式与内容的逐渐深入,旅游景区若仅凭资源优势将难以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和市场的强大竞争压力。因此,学术界将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转向了游客体验。然而我国关于慢行系统的学术研究主要针对的是城市慢行系统,且大部分是由交通规划部门展开的,由旅游相关专业部门进行的研究很少。因此从游客体验的角度研究景区慢行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大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首个推出公共自行车的城市——杭州的核心景区——西湖景区的游客特征、游客慢行系统体验及其游客后续行为作了实证研究,为日后景区构建慢行系统提供相应的研究分析。本研究的基础数据的获取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方法。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进行了一系列的统计分析,提取出了影响景区慢行系统体验的六大要素;对不同旅游时期西湖景区慢行系统游客期望与游客体验做了差异性分析,得出了在不同旅游时期导致游客期望与游客体验存在差异的影响指标;并研究了游客各项个体属性与游客慢行系统体验评价的相关关系。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详细描述了西湖景区游客的总体特征,并对不同旅游时期游客客源地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游客游玩西湖景区的游客动机;衡量了不同旅游时期西湖景区各慢行交通工具的基本使用情况;提炼出西湖景区慢行系统体验要素;研究不同旅游时期使慢行系统游客期望与游客体验存在差异的指标,总结了游客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结伴方式和客源地与游客体验评价的相关关系,并针对不同旅游时期提出了具体的景区慢行系统管理措施和提升游客体验质量的建议。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有:一、西湖景区慢行系统体验要素可分为慢行系统基础设施体验要素、慢行系统基础服务体验要素、慢行系统景观体验要素、慢行系统运行效率体验要素、陆上慢行系统道路畅通体验要素和水上慢行系统道路畅通体验要素等六大要素;二、西湖景区慢行系统的游客期望与游客体验的差异性存在季节性,即不同旅游季节导致游客对于西湖景区慢行系统的游客期望与游客体验产生差异性的因素会有所不同:三、游客的个体属性与其慢行系统体验要素存在相关性,其中游客受教育程度、结伴方式和游客客源地对慢行系统体验的若干要素存在显著相关性;四、不同旅游时期的慢行系统管理存在着差异,黄金周时期应侧重于慢行系统道路畅通、基础服务等方面的管理;周末时期景区慢行系统的道路畅通仍需要重点管理;无论哪个旅游时期,慢行系统设施设备的便捷程度、费用的高低等都是影响游客体验的主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