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提出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从此京津冀一体化问题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道路是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而高新技术企业是带动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融资行为也一直是个热门的经济话题。所以,研究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相关学者观点的基础上,重新界定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结构的相关含义,并且运用MM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融资优序理论等来构建理论框架,然后以京津冀地区创业板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以融资结构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现有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选取了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风险因素、R&D强度、企业规模、行业、地区等影响因素进行重点分析。然后以京津冀地区创业板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的2014~2016年财务报表为样本数据来源,对近年来京津冀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情况进行统计性描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对各类影响融资结构的因素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三种融资方式的融资状况,研究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偏好。最终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促成企业的理性融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