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肾虚骨质疏松症病机与BMP—4诱导成骨信号转导机制紊乱的相关性;探讨益肾填精、补钙壮骨的纳米钙补肾中药复方对上述机制紊乱的调整作用。 材料与方法:实验分体内实验、体外实验两部分。体内实验部分采用切除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复制肾虚骨质疏松症模型,应用益肾填精、补钙壮骨的纳米钙补肾中药复方防治12周进行防治,同时用骨疏康颗粒剂、牡蛎碳酸钙咀嚼片作为阳性对照,正常大鼠作为标准对照,模型大鼠作为模型空白对照。12周后进行取材及实验指标检测: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离体骨密度,用生化法对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抗酒石酸性酸性磷酸酶进行检测;用RT—PCR法、Western印迹法检测骨组织中骨形成蛋白-4(BMP-4)、Smad5、6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体外实验部分培养新生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首先采用Gomori改良钙钴法测定其碱性磷酸酶表达,然后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将纳米钙补肾中药复方防治8周后的大鼠血清培养成骨细胞48h,用MTT法观察它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用RT—PCR检测成骨细胞BMP-4和Smad5、6 mRNA表达。 结果:1.体内实验:(1)实验动物离体股骨骨密度的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空白组大鼠右后下肢离体股骨骨密度显著下降。与模型空白组比较,实验各剂量组、牡蛎碳酸钙咀嚼片组、骨疏康组股骨整体骨密度显著升高。(2)实验动物血清生化指标的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空白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强。与模型空白组比较,实验各剂量组、牡蛎碳酸钙咀嚼片组、骨疏康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有所降低,但实验高剂量组、骨疏康组和模空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实验中剂量和低剂量组、牡蛎碳酸钙咀嚼片组不但与模空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达到了正常组水平;实验各剂量组、牡蛎碳酸钙咀嚼片组、骨疏康组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但未达到正常组水平。 (3)实验动物子宫指数比较:模型空白组子宫指数较正常组明显降低。实验各剂量组、牡蛎碳酸钙咀嚼片组、骨疏康组较模型空白组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 (4)RT—PCR及Western方法检测:正常组骨组织中存在BMP-4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