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骨质疏松症大鼠的骨形成蛋白-4诱导成骨信号转导机制变化的实验研究

来源 :辽宁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x350220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肾虚骨质疏松症病机与BMP—4诱导成骨信号转导机制紊乱的相关性;探讨益肾填精、补钙壮骨的纳米钙补肾中药复方对上述机制紊乱的调整作用。 材料与方法:实验分体内实验、体外实验两部分。体内实验部分采用切除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复制肾虚骨质疏松症模型,应用益肾填精、补钙壮骨的纳米钙补肾中药复方防治12周进行防治,同时用骨疏康颗粒剂、牡蛎碳酸钙咀嚼片作为阳性对照,正常大鼠作为标准对照,模型大鼠作为模型空白对照。12周后进行取材及实验指标检测: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离体骨密度,用生化法对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抗酒石酸性酸性磷酸酶进行检测;用RT—PCR法、Western印迹法检测骨组织中骨形成蛋白-4(BMP-4)、Smad5、6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体外实验部分培养新生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首先采用Gomori改良钙钴法测定其碱性磷酸酶表达,然后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将纳米钙补肾中药复方防治8周后的大鼠血清培养成骨细胞48h,用MTT法观察它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用RT—PCR检测成骨细胞BMP-4和Smad5、6 mRNA表达。 结果:1.体内实验:(1)实验动物离体股骨骨密度的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空白组大鼠右后下肢离体股骨骨密度显著下降。与模型空白组比较,实验各剂量组、牡蛎碳酸钙咀嚼片组、骨疏康组股骨整体骨密度显著升高。(2)实验动物血清生化指标的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空白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强。与模型空白组比较,实验各剂量组、牡蛎碳酸钙咀嚼片组、骨疏康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有所降低,但实验高剂量组、骨疏康组和模空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实验中剂量和低剂量组、牡蛎碳酸钙咀嚼片组不但与模空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达到了正常组水平;实验各剂量组、牡蛎碳酸钙咀嚼片组、骨疏康组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但未达到正常组水平。 (3)实验动物子宫指数比较:模型空白组子宫指数较正常组明显降低。实验各剂量组、牡蛎碳酸钙咀嚼片组、骨疏康组较模型空白组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 (4)RT—PCR及Western方法检测:正常组骨组织中存在BMP-4及其
其他文献
从学生会干部小群体出发,利用案例分析,分别从控制成员行为、激励成员进步、表达真实情感、流通有效信息等四个方面通过"有效沟通"达到学生会工作最优化的目的。
舞蹈是人类的一种肢体语言,在远古时代人类就懂得通过舞蹈传递自己的思想情感且舞蹈还是人类自我情绪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舞蹈的治疗作用就是现代科学背景下人类所发现的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体育的社会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但现代体育在发展过程中也给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面对世界生态革命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浪潮,体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深刻改变着我国的社会格局,处于社会转型期中的实践主体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其表现在主体认识能力增强、主体知识结构多元化、主体心理结构复杂化、主体能动性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