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果树作为一种经济价值较高且功能较多的作物,是高效农业的典范。近些年来,许多地区的果园种植面积在逐步扩增,但由于果树的需水量较大,导致灌溉用水量急剧增多,使得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因此,精确地掌握果园蒸散信息,进而采取合理高效的灌溉策略对果园管理者及水资源规划者均至关重要。本论文以位于加利福尼亚州South San Joaquin Valley地区的杏仁果园和开心果果园为研究对象,采用Landsa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果树作为一种经济价值较高且功能较多的作物,是高效农业的典范。近些年来,许多地区的果园种植面积在逐步扩增,但由于果树的需水量较大,导致灌溉用水量急剧增多,使得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因此,精确地掌握果园蒸散信息,进而采取合理高效的灌溉策略对果园管理者及水资源规划者均至关重要。本论文以位于加利福尼亚州South San Joaquin Valley地区的杏仁果园和开心果果园为研究对象,采用Landsat-5、7、8卫星影像数据,并结合California Irrig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CIMIS)气象数据及地面能量通量站的测量数据等,利用遥感手段对果园蒸散估算进行研究。首先分析Mapping Evapotranspiration at High Resolution with Internalized Calibration(METRIC)模型的中间参数对整个生长时期内两种类型果园日蒸散的敏感性,同时对模型进行本地化校正,其次针对METRIC模型中内部定标的参考蒸散进行优化研究,然后提出一种METRIC模型中端元像元的自动选择方法,并采用自动端元像元选择的METRIC模型(以下简称自动化METRIC模型)对果园蒸散进行估算及精度检验,最后对2009-2012年杏仁果园和2015-2016年开心果果园蒸散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METRIC模型中间参数对两种类型果园日蒸散的敏感性分析研究可知,在果树整个生长时期内,净辐射通量对两种类型果园日蒸散的影响均最大,当净辐射通量发生5%的变化时,杏仁果园日蒸散平均变化0.42mm/day,开心果果园由Control果园到High-S果园内日蒸散的平均变化依次为0.30mm/day、0.24mm/day和0.15mm/day;显热通量和铅直空气温度梯度对两种类型果园日蒸散的影响次之;而空气动力学阻抗对METRIC模型估算两种类型果园日蒸散几乎不存在任何影响。(2)当采用三组参考蒸散分别对METRIC模型进行内部定标估算果园日蒸散时,ETr-PM参考蒸散(由标准Penman-Monteith等式计算的参考作物表面高度为0.50m的参考蒸散)定标后的估算精度最差,ETo-PM参考蒸散(由标准Penman-Monteith等式计算的参考作物表面高度为0.12m的参考蒸散)次之,ETo-CIMIS参考蒸散(由CIMIS修正的Penman等式计算的参考作物表面高度为0.12m的参考蒸散)的估算精度最优。ETo-CIMIS参考蒸散内部定标后METRIC模型估算果园日蒸散的精度为:杏仁果园的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偏差和相对误差依次为0.89、0.63mm/day、-0.35mm/day和7.87%(生长季节);开心果果园的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偏差和相对误差分别为0.57、1.41mm/day、-0.74mm/day和 21.60%。(3)在自动选择METRIC模型中端元像元时,当设定“冷”像元的NDVI和地表温度的阈值点分别为95%和5%,“热”像元的NDVI和地表温度的阈值点分别为5%和95%时,能够比较准确地选择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端元像元,且自动化后METRIC模型估算的两种类型果园日蒸散精度均较高。在卫星过境时期,杏仁果园日蒸散的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偏差和相对误差分别为0.87、0.53mm/day、0.03mmm/day和7.96%;开心果果园日蒸散的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偏差和相对误差依次为0.58、1.30mm/day、-0.43mm/day和20.61%。通过三次样条插值后估算的杏仁果园连续日蒸散的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和相对误差分别为0.85、0.56 mm/day和8.00%;开心果果园连续日蒸散的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和相对误差依次为 0.56、1.28mm/day 和 23.58%。(4)自动化METRIC模型估算的日蒸散能够捕捉到果园蒸散的季节性变化,即:果园日蒸散在生长初期逐渐增大,生长中期日蒸散达到最大,然后逐渐降低。同时,自动化METRIC模型也能够很好地展现果园蒸散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杏仁果园的蒸散空间分布比较均匀;对于三个开心果果园而言,Control果园内蒸散最高且分布较均匀,Med-S果园次之,High-S果园内蒸散相对较低,且果园蒸散的空间差异性显著。
其他文献
本文以黑峪隧道改扩建爆破施工为工程背景,以喷射混凝土及中夹岩柱灰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具及现场取样两种方法制取标准试样,首先对C25混凝土及灰岩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得到其基本力学参数,然后对C25混凝土及灰岩进行单次冲击及循环冲击压缩试验,得到了不同应变率条件下的动态力学特性。根据损伤理论,建立了时效损伤模型,并根据实测数据对其进行了验证。采用时效损伤模型反推循环冲击荷载条件下C25混凝土及灰岩的累
五阳煤矿3号煤层具有瓦斯压力大、透气性系数低的特点,煤层瓦斯介于较难抽采与可以抽采之间,瓦斯预抽效果差。根据采动卸压增透原理,受煤层采动影响,一定范围内的煤岩体的渗透率和瓦斯抽采效果都将得到显著提升。为了提高五阳煤矿的瓦斯抽采效果,论文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实验室试验、相似模拟、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等研究手段,对采动煤岩瓦斯渗流特性、本煤层瓦斯有效抽采区域、上邻近层瓦斯有效抽采区域及工作面煤与瓦斯
断层是煤矿采掘工程中常见的地质构造形态,也是目前我国煤矿深部开采过程中所面临的容易诱发地质灾害中最主要的开采地质条件之一。煤岩体中断层的存在会严重影响井下的正常回采作业,尤其是落差较大的断层时,会使得原有的井巷布置难以为继而不得不另行开拓,机电设备也不得不进行搬迁,在需要额外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情况下,还极大地拖慢了采掘进度。另一方面,煤层中断裂构造的存在也极容易造成局部的煤岩结构力学特性、瓦斯赋
煤炭开采会引起覆岩破断移动、应力重新分布、地下水及瓦斯沿裂隙场运移、地表沉陷等。目前我国矿山开采沉陷预测最常用的是概率积分法。但概率积分法对岩层移动的力学机理解释存在不足,对岩层内部的移动规律解释不明晰,没有将地表沉陷与工作面顶板破断运动建立起统一的联系。为了揭示采动覆岩破断移动机理,对采动岩层控制、瓦斯抽采、地下水运移和优化开采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采用相似模拟、力学分析、数值模拟和实测验证
切顶卸压自成巷开采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无煤柱开采方法,其利用矿山压力和顶板岩石碎胀特性实现自动成巷。该方法形成的顺槽巷道一帮为实体煤帮,一帮为破碎岩石构成的碎石帮。由于碎石是典型的离散介质,抗变形能力和稳定性能差,易导致碎石帮发生轴向压缩大变形和侧向臌胀变形。本论文结合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等研究手段对碎石帮承载主体-破碎岩石轴向压实、蠕变力学特性和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揭示了碎石帮轴向承压变形宏
盐岩具有良好的蠕变特性,在其蠕变过程中由于晶界迁移使得渗透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这些特点使得盐岩被认为是长期地下能源储存和核废料封存的理想储库围岩材料。在工程应用中,对深部盐矿进行水溶开采形成地下空间,施工较为方便快捷,是国际上首选的能源储备方式。用作石油储备以及CO2封存的盐岩地下储库一般使用周期较长,特别是用来处置高放废物时,针对核元素半衰期长的特点,储库设计必须考虑长期力学行为。因此,着眼于深
我国草原区矿产资源储量巨大,在全球能源形势日趋紧张的背景下,草原矿产资源开发将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能源支撑。开采扰动指的是开采活动对生态自然状态造成的严重变化。开采扰动会直接影响地表的土壤、植被等,也会间接地影响到水资源、野生动物、生态系统、空气质量以及人类身体健康。然而,当前缺乏草原矿区开采扰动识别及其变化过程分析的研究,不能定量地获取开采扰动的位置和时间信息,且难以评估采后的复垦状况,不利
鉴于煤炭形成与开发利用过程中氮会转移到油气、粘土矿物和大气氮氧化物中,对煤中氮同位素组成特征及控制机理展开研究不仅可以估算不同地区燃煤对大气氮氧化物的贡献率,还可以丰富和拓展煤地球化学以及氮同位素地球化学在油气领域应用的理论基础。本论文在选定可靠氮同位素测试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煤化学、煤岩学、煤地球化学数据,厘清了煤中氮同位素组成的控制机理,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对比研究发现,密封石英管燃烧法和优化参
针对国内大采高工作面普遍存在的煤壁片帮、漏顶、支架压垮等一系列围岩控制难题,论文选取了国内有代表性的10个不同赋存条件的大采高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试验、数值模拟、现场观测、理论分析等手段,从围岩控制角度研究了大采高由于工作面长度、采高、煤层倾角、埋深、构造、煤岩物理力学性质等因素变化所产生的各种尺度效应。论文形成如下认识:在采高尺度上,研究得出煤体强度随采高增加呈对数曲线下降趋势,进一步分
煤炭作为人类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性能源,由于环保、能源枯竭以及成本等因素开始逐步被多样化的能源结构所替代,但因其利用模式简单,仍占据我国一半以上的一次性能源消费比例。我国煤炭经历了“黄金十年”高速发展,随着整体经济转型和供给侧改革调整,其产量仍居高位。煤炭的规模化机械开采,给环境保护和治理带来一定压力,是煤炭作为低成本能源无法充分利用的重要原因。由于煤炭特殊的赋存条件,现有大规模开采工艺不可避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