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轨道站点客流与土地利用特征间的关联性研究,是了解站点客流来源、提高站点服务效率的关键性问题。收集大量、精准的站点客流分布数据是该研究方向的基础。作为新兴研究工具,手机信令数据包含手机用户大量、连续的时空信息,在城市规划与城市交通研究领域的技术支持越来越广泛。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深圳市已建成的11个轨道站点,以工作日早高峰(7:00-9:00)进站客流为例,探讨手机信令数据识别站点进站客流出发地分布的技术方法,并以传统抽样调查方法对进站客流分布比例进行校验。同时,本文以手机信令数据识别结果为基础,对早高峰进站客流出发地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不同类型居住用地的进站客流产生情况;并对步行范围内,不同类型居住用地的早高峰进站客流贡献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1)居住用地是工作日早高峰进站客流的主要产生地;2)轨道站点工作日早高峰进站客流出发地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居住用地分布、站点公交接驳配置、站点与道路交叉口位置关系和同向轨道线相邻站点的运营等,多数站点的客流分布并不在传统TOD“理论半径”范围内;3)在步行范围内,居住用地对早高峰进站客流量的贡献大小依次为城中村、老旧住区、普通商品房、豪华商品房。提示未来规划轨道站点周边居住用地时,除提高容积率外,还应缩小住宅套型,控制车位数提供,让真正需要乘坐地铁的人口向车站集聚,既方便居民步行至地铁站,也有利于提高轨道的使用效率;4)步行范围以外的进站客流分布主要来自于公交接驳服务良好的地点。当轨道站点位于城市道路交叉口时,如果在与轨道线垂直的道路上有班次密集、到发准时的公交接驳条件,可以有效延伸轨道的服务距离。此外,笔者总结手机信令数据在站点客流分析研究中的局限性,并指出手机信令数据仍需城市规划其他调查手段的补充配合,才可以成为站点客流研究和规划慢行、公交接驳系统的直接依据。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题背景、研究问题、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第二部分为既有研究综述,梳理总结既有研究的方向和内容,引出本研究的核心内容;第三、四部分为本研究的核心内容。第三部分以工作日早高峰进站客流为例,探讨手机信令数据识别进站客流出发地分布的技术方法及其可信性;第四部分以手机信令数据识别结果为基础,对早高峰进站客流出发地分布与居住用地的关联性进行研究,探讨手机信令数据研究结果在规划中的应用。第五部分为结论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