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和身体健康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然而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似乎并未引起足够的关注。研究者有必要加强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尤其是要深入探讨老年人日常行为对其主观幸福感和孤独感等心理健康指标的作用机制,为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指导。与此同时,伴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快速推广和普及,使用互联网的年龄群体呈现以青少年为主体逐步向中老年扩散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使用互联网,并且网络的使用已逐步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强对老年人互联网使用的研究,考察互联网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探讨互联网在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中发挥应有作用的相关研究确有必要。总之,人口老龄化和互联网普及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老年人的互联网使用这一全新的行为方式是否会对其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呢?又是怎样影响的呢?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主观幸福感(SWB)、孤独感是体现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已有研究表明,孤独感能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老年人的互联网使用行为可以降低他们的孤独感水平,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主观幸福感水平。本研究将调查老年人的互联网使用特点,并进一步明确老年人互联网使用、孤独感以及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本研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从湖北省各个高校和大型企业随机抽取120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他们的互联网使用特点、孤独感和主观幸福感水平,并考察这些变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最后通过T检验、方差分析、简单相关分析、层级回归和bootstrap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等统计方法对老年人的互联网使用特点、孤独感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具体作用机制进行考察。通过上述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的特点在年龄、性别等主要人口学变量上差异不显著。2、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及其三个维度在年龄、性别、不同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居住地点和居住方式上存在差异,并且差异显著。3、老年人在孤独感总分、感情孤独和社交孤独两维度上,性别得分差异不显著,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居住方式的老年人的得分差异显著。4、老年人的互联网使用能够显著预测其孤独感和主观幸福感水平。5、老年人的孤独感在其互联网使用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具有中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