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基本问题贯穿了科学思想史的整个篇章。自然界包括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所组成的生态系统,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影响人类社会活动的一切方面。自然界的任何不利于人类的变化,超越了社会的承受能力,就会带来自然灾害。同时,人类的活动有意识无意识会对自然环境产生破坏作用,加重灾害的程度。人类只能与自然界和谐共处,才能协调发展。人与自然构成了整个世界生态系统的相互依赖又相互矛盾的统一体。自然界的变迁与人类相应的能动作用便成为人与自然的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成为科学思想发展的重要历史佐证。自然灾害史的研究是多学科综合的研究内容,历史时期人与自然的相互发展历程,进一步体现出科学思想的变迁和趋向,是科学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基础资料。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位于中国北部边疆,处于生态环境脆弱的农牧交错带上,自然演变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要深刻认识今天该地区发生的自然灾害,就必须了解它的历史。本文研究明清时期该地区域自然灾害与救灾措施:根据各方专家论述,简介其地质、地貌、气候、植被等环境条件的演变,详细分析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力图展现出自然灾害产生发展的基本过程;然后依据大量史料和近人论著,深入研究当时社会各阶层救灾措施的实施、效果及局限性。本文主要内容为:引论明清内蒙古中西部灾害与救灾研究背景。主要阐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动态,选题的依据和研究的意义,研究目的、理论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可能存在的不足和研究方案等。第一章内蒙古中西部自然背景。概述了地质时期本地区的自然形成和人类文化期自然环境的变迁,详细介绍了本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第二章明清内蒙古中西部的自然灾害概况。首先交待了秦至元末的自然灾害情况,然后对明代和清代两朝的灾害类型和基本概况进行总结和梳理。第三章明清时期内蒙古中西部自然灾害的分析。明清时期是本地区自然灾害的频发期,通过大量数据资料,归纳这一时期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第四章明清时期内蒙古中西部救灾的措施及影响。首先简述明清时期社会各层面对灾害的认识,重点介绍当时防灾救灾的措施,并进一步发掘对救灾措施实际效果的了解。历史时期阶级社会的救灾措施的影响体现在诸多方面,其展开具有重要的现实需要。结语对明清时期本地区自然灾害史料的整理和研究,提出科学技术史理论和技术角度的思考。通过对本区域自地质时期、人类文化期迄古代人类社会的自然变迁和环境演进,以及自然灾害的粗略历史的叙述,意欲系统全面地揭示研究区域环境变化和灾害发生的基本情况。进而对当地社会应对的历史探究,阐述明清社会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程度以及其对自然的反应,了解地区灾害与救灾的历史全貌。通过科学发展理论的指导,吸取人类自然生活的经验和教训,揭示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的积极影响,并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科学思想上的深入理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