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机组齿轮传动系统热弹耦合及振动响应研究

来源 :沈阳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y7603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完备,风力发电已经成为一种易开发、可再生、绿色环保的发电方式。由于风力发电机长期处于低速、重载、变载的工作条件下,据统计,齿轮箱是风力发电机的易损部件。因其工况复杂、高空布置、故障率高、维修困难等因素影响,对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特性了解的越清楚,对提高齿轮传动系统的稳定性越有利。本文的研究对象为1.5 MW风力发电机齿轮箱高速级传动系统,依据齿轮动力学,分析传动系统在不同工况、不同健康状态下的振动响应。研究内容主要如下:(1)建立了弹流润滑条件下6自由度的风力机齿轮箱高速级传动系统平移-扭转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在忽略支撑轴承、轴承的非线性支撑力的基础上,考虑齿轮传动系统齿轮副之间的摩擦力,采用集中参数法,应用Runge-Kutta数值方法,通过改变齿轮不同转速、齿侧间隙参数值,分析高速级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振动特征及系统振动响应规律。基于弹流润滑理论,分析齿轮传动系统在混合弹流润滑条件下在不同转速下的动力学响应。最后,以某D77型大型风力发电机组为测试对象,测试验证所提模型的正确性。(2)建立了直齿轮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齿轮热行为,理论计算出齿轮的对流换热系数和摩擦热流量,将热分析结果输入到接触分析中,以便进行热-结构耦合分析。分别计算了齿轮在静态分析和热弹耦合分析条件下的传递误差和啮合刚度。考虑三种等级的点蚀程度故障,建立了不同点蚀情况模型,运用有限元法计算健康及不同程度点蚀故障的齿轮时变啮合刚度。(3)建立了16自由度齿轮-转子-轴承传动系统的弯扭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应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出传动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综合分析了时变啮合刚度、传递误差、齿面侧隙、齿轮偏心、齿面摩擦力和轴承的非线性支撑力的影响,分析齿面侧隙变化对传动系统振动响应的影响,同时分析定侧隙下偏心量变化对传动系统振动响应的影响。(4)建立了点蚀故障下含复合动态侧隙的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介绍了三种动态侧隙模型,分别是具有分形特征的动态侧隙、随中心距变化的动态侧隙和复合动态侧隙,其中复合动态侧隙模型被嵌入到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中。运用能量法计算健康及不同程度点蚀故障的齿轮时变啮合刚度。考虑复合动态侧隙和含点蚀故障齿轮共同作用下,分析不同程度点蚀故障的传动系统在不同转速下的运动状态,详细分析了不同程度点蚀故障下齿轮传动系统振动响应与故障特征。
其他文献
电力机车用高频变压器、牵引变压器、牵引电机等电磁设备的铁心材料通常是由电工钢片、非晶合金、纳米晶体等磁性材料组成。随着铁路接触网工作环境不断复杂化,各类电磁设备铁心材料更加频繁地工作在谐波、高频等非标准磁化条件下,引起铁心损耗增加,振动噪声增大,运行效率降低。由于缺少非标准磁化下电工钢片复杂磁特性的实验数据,目前仍广泛采用交变磁化曲线和损耗数据近似评估产品电磁性能,精度有限。为实现非标准磁化下铁心
隔离开关是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切合空载短母线时,触头间隙会发生数十次的电弧重复击穿现象,引起线路的快速暂态过电压(Very 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VFTO)。VFTO具有幅值高(最高可达3p.u.)、波前陡(3~100ns)和频率高(可达100MHz)的特征,是衡量GIS及其临近电气设
伴随着新能源和配用电系统的快速发展,分布式发电装置、柔性可控负荷等有源设备广泛接入配用电系统中,配电网由无源电网向着有源电网演化,系统拓扑和负荷分布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随之提升,对系统的抗毁性带来新的挑战。本文从系统抗毁性研究难点和关键问题出发,以无源配电网向有源配电网演化过程中拓扑演化与动态负荷分布的不确定性为研究对象,开展有源配电网时空演化模型、自组织临界状态变化机理、抗毁性的混沌特性等研究。主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直流系统成为新能源能量输配用的首选。直流开断设备是构建直流系统的核心组件之一,其承担系统控制与保护多重任务,直流断路器开断性能对于系统安全可靠性与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本文以直流真空断路器这一直流故障开断设备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相结合手段,开展直流故障开断保护与调控机理研究,换流回路拓扑与参数、换流频率与线路阻抗对开断性能及动态绝缘特性的影响机理研究,以及直流真空断
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提高多种能源综合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已成为我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的核心问题。为打破传统供能系统单独规划、单独设计与独立运行的既有模式,处理不同能源类型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而提高能效,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应运而生。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就是根据某一区域内的能源结构和能源禀赋,优化配置各种能源资源,同时结合余热利用、热泵、储能等先进技术,充分利用高
疲劳损伤是工程材料在服役过程中发生失效的常见形式之一。蠕墨铸铁作为制备柴油机缸盖的重要材料,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因遭受高温、高压燃气的循环冲击而产生疲劳损伤。恶劣的工作环境结合自身特殊的组织结构,使蠕墨铸铁的疲劳损伤过程变得极为复杂。明确蠕墨铸铁在不同温度下的疲劳损伤机制,提出简单有效的疲劳性能预测模型,寻找切实可行的疲劳性能优化思路是保障蠕墨铸铁制柴油机缸盖长期安全服役的关键。本文以柴油机缸盖的实际
开关电器作为发电、输电、配电与用电各级电力系统的安全卫士,对所在系统的可靠和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控制与保护作用。随着电压等级、开断容量和技术参数的提高,对开关电器在服役周期中动静态绝缘特性和介质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空断路器作为中高压开关电器的主导产品,对其内部电磁场和电弧动态演变行为的数值分析是研究断路器本体电、磁、热综合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有触点机械式断路器运动过程中,其灭弧室内存在着电
随着现代工业化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管道是承载石油天然气等化工原料运输、存储的主要介质,在使用过程中受土壤、空气、水等酸碱环境侵蚀,经常发生腐蚀、变形、应力集中等现象,油气管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潜在危险也在急剧增加,保障油气管道安全稳定运行对国防工业、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油气田站场内部管道而言,也面临着腐蚀风险,由于该区域管道口径不一且外表面含有
分布式能源在电力系统中渗透率的増加对于系统稳定运行旋转惯性与阻尼具有直接影响,不利于平抑瞬时功率与频率波动。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控制、电力工程与储能,已成为当今新能源分布式发电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研究分布式光伏系统建模及其控制策略,对光伏电池最大功率跟踪(MPPT)控制机制和光伏逆变器运行控制机理展开理论与实验研究,主要创新工作如下:光伏电池的数学物理模型
齿轮视觉测量是以光学影像法为基础的一种实时齿轮并行测量技术,与测量仪器精密化、集成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相适应。边缘定位是决定齿轮视觉测量系统测量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对齿廓表面进行严格清洗的前提下,测量环境、操作方式等因素也会使得待测齿轮齿廓表面受到灰尘、油污等杂质的污染,造成齿轮视觉测量获取的待测齿轮图像齿廓边缘位置发生改变、产生粗大误差,对齿廓边缘提取精度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了齿轮视觉测量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