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青州佛教历史背景和政治地位研究。 本章研究对象包括青州佛教历史背景和政治地位两个问题。就青州佛教历史背景而言,一是揭示了佛教在青州的传播和兴衰历程——两晋十六国刘宋为佛教始传和初步发展时期;北魏北齐为佛教大发展和鼎盛时期;隋唐是佛教再度兴盛时期;宋元明清是佛教逐渐衰落时期。二是考察了青州古代寺院与僧人情况。关于青州的政治地位,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剖析。从宏观看,青州自西晋永嘉五年(311年)取代临淄上升为齐鲁大地的政治中心,迄至明初洪武九年(1376年)被逐渐兴起的济南所代替,作为山东政治中心长达千年之久,有着辉煌显赫的政治地位。从微观看,在龙兴寺造像活动最为蓬勃发展的北齐时期,青州是高齐政权重要的发祥地之一,青州城具有着北齐王朝第三大城市的地位。 第二章:龙兴寺历史研究。 本章是以龙兴寺历史沿革为中心的探讨,并对龙兴寺与青州城的地理关系进行考证。通过深挖和梳理龙兴寺史料,对该寺从萌芽到湮灭的历史沿革情况作了迄今为止最全面、最详细的勾沉。龙兴寺自南朝刘宋元嘉二年(425年)创建佛堂肇始,迄至明初洪武元年(1368年)被改作城隍庙为止,其间历经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北宋、会、元诸朝代,有着长达近千年的历史。龙兴寺作为寺院的基础是在刘宋泰始二年(466年)至北魏皇兴四年(470年)由佛堂、刘善明宅和七级寺僧人三者合而为一奠定的。北魏、东魏时期龙兴寺获得大发展,北齐达到鼎盛局面,号称“正东之甲寺”。唐代寺院规模庞大,建筑恢宏,为其第二次兴盛期。五代、北宋承袭唐朝余绪,仍不失根基雄厚的一方名刹地位。宋末金初之际,因屡遭战乱破坏,寺院渐趋式微。元末为兵火所毁,明初残存建筑被改作城隍庙。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发现了北朝高门士族崔氏家族成员参与龙兴寺造像活动的重要事实;考介了寺院历史上颇有影响的高僧事迹;这座千年名刹是青州历代官员和信众进行佛事活动的最主要场所。龙兴寺从刘宋佛堂建立迄至唐末五代的500年间,一直地处青州城南郭中。从不迟于后唐废帝(934—936年)时,随着南郭地位上升为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