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的身份重构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lya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建设是新时代乡村发展的主旋律,是对乡村社会的一次整体性、系统性重构。这一历史性重构牵动着乡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产业、生态等各方面变革,其中人是变革的关键因素,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既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也是最终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立足乡村社会本身的特殊性来思考和回应。身份问题是对个体价值尊严及其作用发挥得以确证的重要因素,千百年来身份的定位功能、识别功能和赋权功能规范着乡村熟人社会中的人伦秩序、责任义务,判定着个体或群体社会地位、权利能力、资源多寡。即使是在从“人治”走向“法治”、从“身份”走向“契约”的现代化乡村社会,对身份的信任和依赖在乡村人际秩序中仍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是因为虽然较过去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乡村社会的乡土性特征及其孕育的乡土文化仍体现着浓厚的“身份情结”,即使乡村社会的产业日趋多元、结构日益丰富,但其农业功能特征没有变;即使人口单向度向城流动改变了乡民人口结构、经济来源、生活观念、价值取向,但以血缘宗亲、地缘关系形成的乡村社会“差序格局”特征也基本没有变,这就为乡村社会中的身份确证、功能定位及其释放提供了空间与可能。而乡村振兴中的乡村社会又不同于传统的乡村社会,既有对传统乡村社会的传承,也有现代化视域中的探索,这也表明对乡村社会中身份问题的研究具有传承性与生成性的特点。乡村振兴为乡村教育、乡村教师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乡村教师群体作为乡村社会一支特殊力量,肩负着国家公职人员、乡村公共知识分子等身份职能。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治理结构逐渐形成并深刻影响着乡村社会各阶层。与城市教师相比,乡村教师职业群体身处教育生态链最末端,其身份构成总在时代变迁、教育变革和主体觉醒等因素的多维影响中滑动并被形塑。因此对乡村教师身份的研究需立足双重维度考虑,一是立足身份问题研究的维度,一是立足乡村振兴中乡村教师身份需求的维度,以及基于上述纵横坐标中聚焦乡村教师职业在乡村社会中的变与不变,对乡村教师身份消解后的重造、身份遮蔽后的澄清、身份游离后的唤醒。最终实现作为乡村教师的人、作为乡村社会中的人和作为乡村文化中的人的身份完整、统一、平衡。那么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教师要如何调整身份定位,重构其身份使命,在乡村振兴中回应时代诉求,是本研究的主线。围绕这条主线,本研究使用历史研究法,考察乡村教师身份的由来、变迁、动因及其之间的关系、变迁背后的深层诱因;使用混合研究法透析乡村教师身份现状,以量化研究收集调研问卷、分析数据,以质性研究收集访谈材料,剖析原因;使用思辨研究法,通过对“是什么”的研究?呈现“本质研究”,对“为什么”的研究呈现“价值研究”,对“怎么样”的研究呈现“对策研究”。在研究视角上综合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教育学等学科视野,探寻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身份诉求的结构性重构,回应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完整的人的形塑这一教育学基本命题。围绕这一总体思路,本研究首先对核心概念从历史学、词源学的角度进行拆分,从不同学科、不同理论对“乡村”“乡村教师”“身份”“重构”进行了溯源、辨析,框定了概念的内涵外延和研究边界,为后续研究确定了范围和“靶心”。其次从历史发生学角度对古代和近现代乡村教师(塾师)身份变迁进行了梳理,并凝练出乡村教师在乡村社会的“启蒙者”身份、乡村革命的“播火者”身份、乡村教育的“文化人”身份、阶级斗争的“下九流”身份、扫盲普九的“主力军”身份和教育扶贫的“先行者”身份,进而提出这一职业变迁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即理论创新、实践更新和价值革新是变迁的诱因。再次从乡村教师实际切入,根据已有研究文献对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的身份划分,得出新时代乡村教师的文化、社会和教育身份三个关键维度,并通过实证调研和数据分析探寻乡村教师生存现状。最后依据身份理论分析框架,探讨乡村教师文化身份、社会身份和教育身份的来源、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研究发现,乡村教师身份处于一种生成的过程中,而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教师身份重构有着高度一致的目标,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乡村教师本身的身份自觉和社会他觉的深度交融,共同提升其在乡村社会的显示度和贡献度。文化身份、社会身份、教育身份是支撑乡村教师身份的关键变量,共同表征着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价值意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侧重,如在传统社会的乡村教育中,文化身份或社会身份是乡村教师的显著身份,教育身份是隐性身份,也就是说在积累了一定的知识文化和乡民认可的基础上,才能够获得教育身份,而在新式学堂普及后教育身份又成为主导身份并衍生出文化身份和社会身份,乡村教师在获得了教育身份后才兼顾其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综上,乡村振兴既是乡村教师身份重构的目标又是其重构的动因,对于乡村教师而言身份重构也是提升其职业价值、生命尊严的重要路径。因此本研究在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教师身份诉求和乡村教师身份实际的落差中,提出对被消解的文化身份的系统性再造重构,对遮蔽的社会身份的协同性优化重构和对偏离的教育身份的回归性唤醒重构,而这正是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内在统一,也是乡村教师作为个体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教育学阐释。
其他文献
人与生态环境关系议题,无论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还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生态环境被置于更为重要的位置。“两山”论更是为加强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提供了方向和基本遵循。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研究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
期刊
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及其向环境的持续释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危害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环丙沙星(CIP)是一种典型的喹诺酮类抗生素,采用传统的生化方法很难将其从环境中去除。电芬顿技术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去除水体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然而传统的电芬顿技术存在着pH应用范围窄、产生铁泥、催化剂不可回收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氧基氯化铁/石墨毡(FeOCl/GF)复合阴极电芬顿体系
学位
中国公路桥梁建设规模巨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很大比例路桥结构已经步入了老龄化阶段,破损现象日趋严重,对在役桥梁进行检测维修和养护管理已引起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对桥梁的常规检测大多依赖于人工进行,耗时费力,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为了规避现有检测方法存在的诸多弊端,满足现代检测模式智能化和准确性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桥梁裂缝检测模型。该模型适用于无人机成像的桥梁裂缝检
学位
截止目前,多功能高效电磁控制仍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涵盖从可见光到微波以下的波段。作为平面或二维(2D)超材料,具有深亚波长厚度的超表面近十年来被用于几乎任意电磁调控中,并因其超薄特性利于紧凑架构的光电集成。与传统光子器件不同,超表面旨在通过周期性或随机分布的亚波长亚原子,例如纳米棒、纳米光栅、纳米梯形、悬链线、LC谐振单元、开口谐振环等,以逐像素的方式调节入射光振幅、相位和偏振态,引入可控的局部相
学位
在经济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环境下,企业尤其集团公司需要顺应趋势发展,把握机会,调整结构,在新趋势下探索适合自己企业的发展道路,积极加大创新发展是企业应对新变化的必由之路。但在新环境下,企业难以凭借自身进行创新,企业需要打破行业边界进行创新。开放式创新成为了企业创新的战略选择,在生态圈中企业通过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资源,合作共赢的方式,促进企业的创新转型。近年来有些企业运用开放式创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
学位
生态网络识别是保障区域国家生态安全、维持区域生态系统连通性、确保区域生态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目前传统生态网络构建大多从单一景观格局要素识别生态网络,缺乏对生态过程的考量,综合生态功能与形态结构识别生态网络的研究较为欠缺,景观生态学下跨学科的技术方法为传统生态网络体系的优化完善提供了新视角。本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利用In VEST模型对区域主要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了评估,结合Geo
学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可再生能源消耗与日俱增,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受全球变暖的影响,制冷能耗在社会能源消费中占比显著。因此,降低制冷系统压缩功以减少电能消耗具有切实意义。在节能技术当中,通过低品位热能降低制冷系统压缩功的热功复合驱动制冷系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然而,现有的优化模型却不一定导向节能量最大的方案。此外,工程应用以中等规模热源数量为主,其与现有热功复合驱动制冷系统的匹配性差。基于此,本论文
学位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是为了克服传统水泥基材料的脆性、突破其应变软化属性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建筑材料。造价高、常用掺合料矿渣和粉煤灰等供不应求以及高温下ECC材料和构件力学性能劣化等因素制约了该材料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因此,本文提出采用陶瓷抛光砖粉(以下简称陶粉)作为胶凝材料取代粉煤灰,采用陶瓷再生砂(以下简称陶砂)作为细骨料取代石英砂,并在使用PE纤维的基础上掺入适量玄武岩纤维,旨在改善ECC常
学位
<正>党的二十大擘画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提出了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的新部署。这一新部署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确保传统能源的逐步退出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提供了基本遵循。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