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建设是新时代乡村发展的主旋律,是对乡村社会的一次整体性、系统性重构。这一历史性重构牵动着乡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产业、生态等各方面变革,其中人是变革的关键因素,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既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也是最终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立足乡村社会本身的特殊性来思考和回应。身份问题是对个体价值尊严及其作用发挥得以确证的重要因素,千百年来身份的定位功能、识别功能和赋权功能规范着乡村熟人社会中的人伦秩序、责任义务,判定着个体或群体社会地位、权利能力、资源多寡。即使是在从“人治”走向“法治”、从“身份”走向“契约”的现代化乡村社会,对身份的信任和依赖在乡村人际秩序中仍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是因为虽然较过去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乡村社会的乡土性特征及其孕育的乡土文化仍体现着浓厚的“身份情结”,即使乡村社会的产业日趋多元、结构日益丰富,但其农业功能特征没有变;即使人口单向度向城流动改变了乡民人口结构、经济来源、生活观念、价值取向,但以血缘宗亲、地缘关系形成的乡村社会“差序格局”特征也基本没有变,这就为乡村社会中的身份确证、功能定位及其释放提供了空间与可能。而乡村振兴中的乡村社会又不同于传统的乡村社会,既有对传统乡村社会的传承,也有现代化视域中的探索,这也表明对乡村社会中身份问题的研究具有传承性与生成性的特点。乡村振兴为乡村教育、乡村教师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乡村教师群体作为乡村社会一支特殊力量,肩负着国家公职人员、乡村公共知识分子等身份职能。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治理结构逐渐形成并深刻影响着乡村社会各阶层。与城市教师相比,乡村教师职业群体身处教育生态链最末端,其身份构成总在时代变迁、教育变革和主体觉醒等因素的多维影响中滑动并被形塑。因此对乡村教师身份的研究需立足双重维度考虑,一是立足身份问题研究的维度,一是立足乡村振兴中乡村教师身份需求的维度,以及基于上述纵横坐标中聚焦乡村教师职业在乡村社会中的变与不变,对乡村教师身份消解后的重造、身份遮蔽后的澄清、身份游离后的唤醒。最终实现作为乡村教师的人、作为乡村社会中的人和作为乡村文化中的人的身份完整、统一、平衡。那么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教师要如何调整身份定位,重构其身份使命,在乡村振兴中回应时代诉求,是本研究的主线。围绕这条主线,本研究使用历史研究法,考察乡村教师身份的由来、变迁、动因及其之间的关系、变迁背后的深层诱因;使用混合研究法透析乡村教师身份现状,以量化研究收集调研问卷、分析数据,以质性研究收集访谈材料,剖析原因;使用思辨研究法,通过对“是什么”的研究?呈现“本质研究”,对“为什么”的研究呈现“价值研究”,对“怎么样”的研究呈现“对策研究”。在研究视角上综合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教育学等学科视野,探寻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身份诉求的结构性重构,回应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完整的人的形塑这一教育学基本命题。围绕这一总体思路,本研究首先对核心概念从历史学、词源学的角度进行拆分,从不同学科、不同理论对“乡村”“乡村教师”“身份”“重构”进行了溯源、辨析,框定了概念的内涵外延和研究边界,为后续研究确定了范围和“靶心”。其次从历史发生学角度对古代和近现代乡村教师(塾师)身份变迁进行了梳理,并凝练出乡村教师在乡村社会的“启蒙者”身份、乡村革命的“播火者”身份、乡村教育的“文化人”身份、阶级斗争的“下九流”身份、扫盲普九的“主力军”身份和教育扶贫的“先行者”身份,进而提出这一职业变迁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即理论创新、实践更新和价值革新是变迁的诱因。再次从乡村教师实际切入,根据已有研究文献对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的身份划分,得出新时代乡村教师的文化、社会和教育身份三个关键维度,并通过实证调研和数据分析探寻乡村教师生存现状。最后依据身份理论分析框架,探讨乡村教师文化身份、社会身份和教育身份的来源、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研究发现,乡村教师身份处于一种生成的过程中,而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教师身份重构有着高度一致的目标,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乡村教师本身的身份自觉和社会他觉的深度交融,共同提升其在乡村社会的显示度和贡献度。文化身份、社会身份、教育身份是支撑乡村教师身份的关键变量,共同表征着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价值意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侧重,如在传统社会的乡村教育中,文化身份或社会身份是乡村教师的显著身份,教育身份是隐性身份,也就是说在积累了一定的知识文化和乡民认可的基础上,才能够获得教育身份,而在新式学堂普及后教育身份又成为主导身份并衍生出文化身份和社会身份,乡村教师在获得了教育身份后才兼顾其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综上,乡村振兴既是乡村教师身份重构的目标又是其重构的动因,对于乡村教师而言身份重构也是提升其职业价值、生命尊严的重要路径。因此本研究在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教师身份诉求和乡村教师身份实际的落差中,提出对被消解的文化身份的系统性再造重构,对遮蔽的社会身份的协同性优化重构和对偏离的教育身份的回归性唤醒重构,而这正是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内在统一,也是乡村教师作为个体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教育学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