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微信支付的应用和公益慈善意识的普及,微信公益慈善活动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并成为推动互联网公益慈善发展的重要部分。2017年8月29日,“小朋友画廊”事件刷爆微信朋友圈,在短短几个小时内便筹集了超过1500万的捐款。这种极具创意的新型公益慈善活动打破了传统公益慈善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将“人人可公益”付诸实践。微信以其强关系与弱关系并存的社交空间、基本成熟的支付环境等特点,推动了“指尖公益”的流行。公益慈善作为社会的“第三次分配”具有缓解社会矛盾的作用,在互联网经济发展、文化自信重建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微信公益慈善呈现出形式多元化、传播精准化的发展趋势。然而由于微信平台上的公益慈善传播环境尚不成熟,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法律规范,产生了诸如公益慈善活动出现反转并陷入信任危机等问题。因而探讨建立一个健康有序的微信公益慈善环境,具有深远意义。 纵观互联网公益慈善的学术文献,由于国外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较为成熟,学者更多地集中在非盈利组织使用社交媒体的策略研究和企业的公益营销研究。而国内关于公益慈善传播的研究集中在相对表层化地探讨和学理化地分析,对于“小朋友画廊”事件缺乏系统、全面地研究。因而本文的研究是加强对这一领域的探讨,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之上找出整个微信传播大环境所存在的问题,从传播者、微信平台、媒体、政府四个角度更深入地分析,并提出新的解决办法。 本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提出了本文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并对互联网公益慈善传播进行了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分析现有研究存在的特征及弊端,并提出本文以分析微信公益慈善传播的特征和模式为主要内容,以案例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正文,分别对微信公益慈善传播的理论基础、兴起背景、发展现状、传播模式等进行探讨。第三部分是提出目前微信公益慈善传播仍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公益慈善传播者信息公开不及时、微信平台把关力度较弱、部分媒体报道夸张失实、政府监管不到位等,并针对性的提出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