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评价具有的激励与改进功能理应得到相对的重视。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能够运用丰富多样、机智多变的评价语言、智慧灵活而深刻的评价方法,对学生来说课堂将会更加生动,学校生活会更有乐趣,学习过程将会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评价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合理地运用好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的有效方式之一,将会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效率,将会更好地指导和帮助学生的学习,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所谓激励理论视域下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即是指以激励理论的方法论作为评价工具的,以教师作为评价主体,以学生作为评价对象,以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课堂为载体的,关注学生需要、注重教学目标生成和关注教学过程的,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行为。第一部分:聚焦,即发现问题的过程。这部分主要在激励理论的视域下考察了当前中学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通过访谈,观察和调查研究发现,当前中学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忽略需要,评价刻板单一;二是目标至上,评价过于刚性;三是过程缺失,评价偏重结果。第二部分:呼唤,即分析问题的过程。这部分主要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激励理论与中学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关联性,包括意义、内涵、理论基础和基本特征。本文以为激励理论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主要体现为:一是关注学生需求,促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二是科学设置目标,形成合理的引导机制;三是注重过程激励,发展良性的激励循环。理解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内涵至少应当明确以下几点,即教师作为评价的主体;学生作为评价的对象;课堂作为评价的载体;激励理论作为评价的工具。没有理论基础支持的研究是没有灵魂的随意拼凑。激励理论作为一个庞大的理论群,对中学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效用并不是全覆盖的,而是有选择性的。通过总结和整理,激励理论在中学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中的效用至少包括需要层次理论、目标设置理论和过程形成理论三大分支理论。激励理论视域下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显示出情意性、全面性、主体性、循环性等基本特征。激励理论视域下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还应当遵循激励理论的适度、立足于教师主体、坚持动态持续性等基本要求。第三部分:建构,即解决问题的过程。基于激励理论与中学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关联性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些符合中学生课堂教学评价需要的评价策略。构建这些策略的基本逻辑思路是:学生的需要是动机的源泉,需要同时也是制定目标的基础,激励则是为达到目标而使用的基本方法,评价是测量目标达成程度的主要方式。从激励理论视域考察评价,即是从学生本身的需求的视角,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前提来制定评价策略的特殊方式。根据激励理论的一般原理,结合中学课堂教学实际。本论文从需要、目标和过程三方面制定基于激励理论的评价策略:一是基于“需要”的评价补充。它包括明确学生的本质需要;根据需要确立评价指标以及根据需要而提出的的分层评价策略;二是基于“目标”的评价优化。它包括对目标的适度性把握、多维目标下的的评价转变,并提出了同标不同维的评价策略;三是基于“过程”的评价维持。它包括对评价的过程解读、过程评价的维生机理说明,进而提出动态持续的评价策略。激励理论视域下的立足于教师主体的课堂教学评价探析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化的、方向性的初步探析,其具有认识已知的激励理论的性质、发展,吸收已有课堂教学评价历史,认识、理解和包容现有课堂评价方式的优势,超越了既定内容的特点。在本文的研究探析中,仍存在很多的有待阐释的问题和延展不足,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