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常见的疾病之一,重度中毒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拒不完全统计,2010年全球有将近800万人死于急性中毒酒精中毒。为进一步探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药物治疗的方法及疗效;验证盐酸纳美芬能否成为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另一种药物;了解纳美芬与纳洛酮在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中不同的临床效果;分析用药的方法及药量上的使用差别;获知血液透析的临床效果和其与促醒剂之间疗效的比较;为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临床治疗方面提出新的问题,最终设计并实施此项研究。材料及方法以2011年6月至2012年4月自郑州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与周口市中心医院急诊科随机选取的83例因乙醇中毒导致昏迷的男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急诊门诊的用药疗效观察。其中8例因患有基础疾病等原因排除,其余75例研究对象均为18-48岁男性,有高度白酒(300m1~700m1)饮用史,且为酒后2小时以上入院。对其分别采用三种不同方案进行治疗,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25人。分别编为治疗组I(盐酸纳美芬组)、治疗组II(血液透析组)及常规组(纳洛酮组)。患者饮酒前无抗生素服用史,无基础疾病,入院时均昏迷,GCS<8,监测血中酒精浓度>2500mg/L,未能洗胃,同时CT排除颅内疾病。后在心电及指脉氧监测下进行治疗。治疗组I(盐酸纳美芬组):给予纳美芬0.2mg+生理盐水20m1静脉推注后,再给予纳美芬0.2mg+生理盐水250m1静脉滴注。同时常规给予复合水溶维生素,5%葡萄糖注射液2000m1。治疗组II应用血液透析技术,血流量200ml/min,透析时间2.5小时。而常规组(纳洛酮组):给予纳洛酮0.8mg+生理盐水20m1静脉推注后,再给予纳洛酮1.2mg+生理盐水250m1静脉滴注。常规给予复合水溶维生素,5%葡萄糖注射液2000ml。连续监测患者呼吸、心电图、血压,并每30rnin,进行一次GCS评分。观察患者45min、90min、150min时神志意识恢复情况。标准如下:无效:GCS<8,中度昏迷,对疼痛无反应或仅有局部肌肉活动,双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无病理反射。有效:8≤GCS≤12,昏睡至浅昏迷,强刺激可睁眼,对疼痛有定位。瞳孔对光反射灵敏。疗效显著:GCS≥12,嗜睡,可唤醒,醒后可回答问题或言语含糊,有自主运动。最后把各数据归纳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V13.0,运用x2检验的方法,p<0.05为差异,得出以下结论。结果在总有效率比较上,治疗45min时盐酸纳美芬组优于纳洛酮组,有差异(p<0.05,表3),而血液透析组优于纳洛酮组,有差异(p<0.05);血液透析组和纳美芬组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90min时盐酸纳美芬组优于纳洛酮组,有差异(p<0.05),血液透析组优于纳洛酮组,有显著差异(p<0.012),血液透析组和纳美芬组比较无差异,(p>0.01)。治疗150min时盐酸纳美芬组优于纳洛酮组,有差异(p<0.05);血液透析组优于纳洛酮组,有显著差异(p<0.01),血液透析组和纳美芬组比较无差异(p>0.05)。在显效率比较上,治疗45min时三组相比均无差异(p>0.05);治疗90min时盐酸纳美芬组优于纳洛酮组,有显著差异(p<0.01),血液透析组优于纳洛酮组,有显著差异(p<0.01),血液透析组和纳美芬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50min时盐酸纳美芬组优于纳洛酮组,有差异(p<0.05),血液透析组优于纳洛酮组,有显著差异(p<0.01),血液透析组优于纳美芬,组比较有差异(p<0.05。脏器功能恢复影响的比较上,三组治疗方案下患者血液中肌酸激酶(CK)、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三项指标恢复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上,纳美芬的促醒作用优于纳洛酮,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基层临床医师推广;三种治疗方案对于患者脏器功能恢复疗效无明显差异;血液透析技术虽在总有效率上与纳美芬比较无特殊优势,但显效率高,患者昏迷时间短,并发症及后遗症状少,值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早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