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男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比例偏低却又占据重要地位的群体,他们的专业发展对我国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学男教师的专业发展,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访谈法、文献法、个案分析法,从教育学、心理学等角度出发关注小学男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努力寻找影响小学男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促进小学男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以期为制定有关教师管理政策提供现实依据,为广大男教师的发展提供参考。本研究通过选取目前小学的部分男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从工作强度、公开课与培训情况、从业原因与离职情况、职业压力现状、职业幸福感现状、职业前景这六个维度来了解小学男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并进行分析并得出如下调查结论:目前小学男教师的工作强度偏大,参加公开课与培训的情况良好,从业稳定性较高,工作压力适中,职业满意度较高等。影响小学男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主要围绕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展开,得出影响小学男教师的有利因素主要有男教师的性别角色因素、清晰的职业认知、明确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经常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校长对男教师的支持、教师间的合作学习、师傅的引领、公开课的锻炼、关键事件的推动、家人的支持等;影响小学男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有反思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没有形成学习的习惯、缺乏实践经验、工作负担过重、社会对小学男教师的刻板印象、小学男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偏低、被同化的男性气质、在职培训缺乏针对性等。最后,本研究根据调查研究的结论,从男教师个人、中小学、师范院校和政府部门四个方面提出了如下促进策略:男教师个人需要发挥性别优势,打造自身的“品牌效应”、加强自主专业发展意识,践行自主发展活动、主动创设关键事件,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应搭建教师反思交流平台,推动反思走向深入、正确认识公开课,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建立有效的男教师培养体系,促进其专业发展、建构学校知识共享机制,带动教师专业成长、负荷中尽可能地减压,为教师专业发展腾出时间;师范院校应开展职业认知教育,提高职业认同感、开设性别教育课程,培养良好的男性个性心理;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小学男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建立完备的教师保障机制,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