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国家就业工作的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于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随着国家各领域综合改革的深入推动,高等教育领域进入内涵式、跨越式发展阶段,提高质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表现,研究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对于改进高校教育管理、促进毕业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意义重大。研究基于成就需要理论、生涯建构理论和自我同一性理论等,提出了大学生就业质量和就业准备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校本科生对高质量就业目标的追求是高成就需要的体现,他们在大学期间开展的各项就业准备活动是一段独特而又重要的生涯建构过程。基于生涯建构的过程视角,就业准备动机、生涯适应能力和就业准备策略分别反映了在校本科生就业准备的内在动力源、核心能力和行为取向,其综合表现构成了高校本科生就业准备状况评价的重要内容。基于国际劳工组织的微观体面劳动指数体系和基础保障理论,提出高校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全文从总体和分类两个层面开展了高校本科生就业准备状况和初次就业质量现状分析。根据就业准备状况的内涵和结构,选择主动性人格、生涯适应力和就业准备策略作为测量工具,分析了在校本科生就业准备状况的现状。在校本科生的就业准备状况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生涯适应力平均得分最高,主动性人格平均得分次之,就业准备策略平均得分最低。利用修订后的就业质量问卷调查分析了高校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质量的现状。从总体上看,初次就业质量水平不高;就业质量五个因子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收入保障>就业保障>劳动保障>心理保障>职业保障,且仅有收入保障和就业保障两项的平均分超过了就业质量总体的平均分。引入职业认同变量,构建基于就业准备状况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质量研究理论模型,利用结构方程建模分析了高校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质量的影响机理。对初次就业质量影响效应最大的是职业认同,其次是生涯适应力;就业准备策略对职业认同影响最大;主动性人格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对就业准备策略影响最大。主动性人格是唯一和生涯适应力、就业准备策略、职业认同、初次就业质量均相关且都存在直接或间接促进作用的因素。就业准备策略通过职业认同间接影响初次就业质量,说明职业认同是就业准备行为发挥作用的关键。根据以上研究结论,高校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质量的提升需要高校和大学生共同努力,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综合施策。宏观方面,一是构建在校本科生就业准备状况评价机制和监督保障机制;二是建立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信息反馈机制。微观方面,一是提升在校本科生职业生涯自主管理能力,着力实现职业认同;二是加强在校本科生生涯适应力教育与辅导,着力提升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加强在校本科生主动性人格的培养和塑造,着力提升心理资本积累。该论文有图29幅,表57个,参考文献16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