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以结直肠的表浅性、非特异性炎症病为主,伴有肠外多器官损害的疾病,病情轻重不等,多反复发作或长期迁延呈慢性经过。该病治愈难度大、治愈后复发率较高,并与结肠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关系,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目前由于 UC 的病因病机尚不完全清楚,现代医学对 UC 尚缺乏较强的针对性的药物治疗,中医药治疗 UC 具有一定优势,但目前缺乏系统研究,作用机制不明确。目前普遍认为免疫学异常、感染因素、氧自由基损伤等因素在 UC 的整个病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目的在于科学评价溃结Ⅰ号方治疗脾肾阳虚型 UC 大鼠模型的临床疗效,并从免疫学、氧自由基等方面探索溃结Ⅰ号方治疗脾肾阳虚型 UC的部分作用机制。
目的:通过对 UC 大鼠结肠粘膜损伤指数(CMDI 分)、UC 大鼠结肠组织中MDA、SOD含量、UC大鼠血清中 IgG、SIgA 含量等疗效评价指标进行观察,评价溃结Ⅰ号方治疗脾肾阳虚型 UC的疗效并探索其部分作用机制。
方法:健康雄性大鼠 90 只,随机分为 A 组(溃结Ⅰ号方治疗组)、B 组(美沙拉嗪治疗组)、C组(生理盐水治疗组)、D组(空白对照组)。其中 A、B、C三组各25只大鼠,D组 15只大鼠。免疫复合法建立脾肾阳虚型 UC动物模型成功后后, A组(溃结Ⅰ号方治疗组)按 10ml/kg体重给予溃结Ⅰ号方中药水煎剂灌胃;B组(美沙拉嗪治疗组)按 50mg/kg 剂量灌服美沙拉秦缓释片溶液;C 组(生理盐水治疗组组)按 10ml/kg体重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各组灌胃均每日一次。D组(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治疗期间,各组均与常规饮食,共治疗 4周。分两次采集标本:第一次在造模 4 周完成后,大鼠禁食 24小时,随机抽取 A、B、C组大鼠 10只,D 组 6 只,取眼球血 2ml,做 SIgA,IgG 检测,采血后颈椎脱臼法处死,立即开腹截取距肛门约 6-8cm处病变结肠,平均分为两份,投入到事先准备好的装有 4%多聚甲醛液的瓶中, 4℃低温保存。其中一份常规石蜡包埋,切片, HE 染色,光镜下观察;另一份做组织匀浆,检测组织 SOD及 MDA含量。第二次标本采集在治疗满 4周后,记录大鼠体重,大鼠禁食 24小时,所有大鼠摘眼球取血后处死,开腹取结肠。标本采集方法及处理同第一次。检测数据经 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
结果:造模成功后,A、B、C三组大鼠普遍出现进食量减少、体重明显减轻、大便稀溏、黏液液脓血便或血水样便、拱背、精神倦怠、反应迟钝、皮毛疏松无光泽,少数出现了步态不稳、嗜睡甚至衰竭貌。本阶段大鼠共死亡 4 只,D 组大鼠一般状况良好,二便量及性状无明显改变,饮食、活动正常。
造模成功后, A、B、C三组大鼠结肠标本 HE染色显示:粘膜及粘膜下层高度充血、水肿,有溃疡形成,局部可见坏死,大量嗜酸性细胞、炎性细胞浸润,腺体中杯状细胞显著减少;A、B、C三组大鼠 CMDI分较 D组显著升高(P<0.01)。
造模成功后,各治疗组的结肠粘膜损伤指数(CMDI分)、结肠组织中 MDA、SOD含量、血清中 IgG,SIgA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但各治疗组间的结肠粘膜损伤指数(CMDI分)、结肠组织中 MDA、SOD含量、血清中 IgG,SIgA含量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各治疗组间的发病程度相似,具有可比性( P>0.05)。
治疗结束后,A组大鼠大便、活动转为正常,皮毛恢复光泽,体重明显增加;B组大鼠大便性状明显好转,活动正常,皮毛光泽,体重增加;C组大便便性状、进食量、皮毛等无明显改善,体重进一步下降;D组大鼠一般状况良好,体重明显变化。
治疗结束后,A、B 两组大鼠结肠粘膜充血水肿消失,糜烂、溃疡以及坏死基本愈合,残存溃疡有明显修复性改变,炎性细胞浸润有所缓解,C组无明显变化;A、B两组 CMDI评分显著降低,与 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治疗结束后,A 组、B组的血清 IgG、SlgA含量显著减少,与 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A 组、B 组大鼠结肠组织中 MDA 含量显著降低,与 C 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A组大鼠结肠组织中 SOD含量明显提高,与 B、C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溃结Ⅰ号方能显著降低血清中 IgG、SlgA含量,可明显改善肠粘膜超微结构,有效修复 UC大鼠的结肠粘膜;明显降低结肠组织的丙二醛含量,而且能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揭示溃结Ⅰ号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部分机理可能是:提高组织中 SOD 的活性,清除组织中的氧自由基,抑制结肠组织中脂质过氧化反应,改善免疫异常反应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