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渡标记语主要指表示话语结构以及连贯关系等的词或短语,用来标识话语中各单位之间的添加、因果、对比等逻辑语义关系,如 “in addition”, “so”,“therefore”,“thus”,“but”,“and” 等。它强调话语的组织方式,对语篇意义的表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是理解篇章内句子之间关系的重要线索,也是写作中组织篇章结构、取得连贯的必要手段。本文基于Hyland (2005)、Dafouz-Milne (2008)以及Cao&Hu (2014) 的相关研究,将过渡标记语分为添加,转折,推论和结论四类以具体探讨各类过渡标记语的习得特征。
以往研究表明,学习者对有些过渡标记语掌握较好,而对有些过渡标记语掌握较差;语言水平对过渡标记语的影响结论不一。有的研究认为不同语言水平的学习者在过渡标记语的使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的则认为语言水平对过渡标记语的使用并无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比中国学习者语料库(CLEC)和英语本族语作文语料库(LOCNESS),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过渡标记语的习得特征及语言水平对过渡标记语使用的类型和频次的影响。
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1. 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中过渡标记语的使用在类型和频次上有何特点?与本族语者相比有何异同?
2. 不同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中过渡标记语的使用在类型和频次上有何异同?
(1)高水平学习者写作中过渡标记语的使用类型和频次有何特点?
(2)低水平学习者写作中过渡标记语的使用类型和频次有何特点?
(3)高水平与低水平学习者写作中过渡标记语的使用类型和频次有何异同?
本文研究语料来源于中国学习者语料库(CLEC),对比语料来源于英语本族语作文语料库(LOCNESS)。ST3,ST4分别是来自CLEC的中国大学非英语专业四级和六级作文语料库,两个语料库的取样范围均为6-15分。因此,ST4和ST3可以分别代表高、低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在本研究中它们将被用来比较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在过渡标记语使用的类型和频次上的异同。
本研究主要有以下结论:
1. 在过渡标记语的使用上,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虽然在过渡标记语的使用类型上,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之间的差别不大,但从过渡标记语使用的总频次上来看,中国英语学习者显著性低于英语本族语者。与本族语者相比,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存在过渡标记语过多和过少使用的情况,如对 “but”,“so”,“in a word” 等过渡标记语使用过多,而对“however”,“therefore”,“yet”,“since” 等过渡标记语使用过少。本文认为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更倾向于使用一些简单、常用的过渡标记语,且对其使用有一定的口语化倾向。
2. 在过渡标记语的使用上高水平学习者与低水平学习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着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过渡标记语的使用总频次反而有所下降,但使用类型有所增多。除了一些常用的,较简单的过渡标记语如 “and”,“but”,“so” 等两者使用的频次都很高外,高水平学习者对一些相对复杂的过渡标记语如“however”,“furthermore”,“nevertheless” 和 “thus” 等掌握的比低水平学习者要好。
3. 结合相关文献,本文认为影响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使用过渡标记语的差异的主要因素有:规避和个人偏好,母语迁移以及语言学习的一些外部因素。
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以增强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对过渡标记语的正确使用。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英语写作思维的培养,注意过渡标记语使用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本研究丰富了过渡标记语的相关研究,对过渡标记语教学和习得提出了建议,对英语写作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但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本研究可能并未涵盖所有过渡标记语。今后研究可进一步扩大语料范围、增加其它过渡标记语。
以往研究表明,学习者对有些过渡标记语掌握较好,而对有些过渡标记语掌握较差;语言水平对过渡标记语的影响结论不一。有的研究认为不同语言水平的学习者在过渡标记语的使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的则认为语言水平对过渡标记语的使用并无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比中国学习者语料库(CLEC)和英语本族语作文语料库(LOCNESS),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过渡标记语的习得特征及语言水平对过渡标记语使用的类型和频次的影响。
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1. 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中过渡标记语的使用在类型和频次上有何特点?与本族语者相比有何异同?
2. 不同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中过渡标记语的使用在类型和频次上有何异同?
(1)高水平学习者写作中过渡标记语的使用类型和频次有何特点?
(2)低水平学习者写作中过渡标记语的使用类型和频次有何特点?
(3)高水平与低水平学习者写作中过渡标记语的使用类型和频次有何异同?
本文研究语料来源于中国学习者语料库(CLEC),对比语料来源于英语本族语作文语料库(LOCNESS)。ST3,ST4分别是来自CLEC的中国大学非英语专业四级和六级作文语料库,两个语料库的取样范围均为6-15分。因此,ST4和ST3可以分别代表高、低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在本研究中它们将被用来比较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在过渡标记语使用的类型和频次上的异同。
本研究主要有以下结论:
1. 在过渡标记语的使用上,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虽然在过渡标记语的使用类型上,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之间的差别不大,但从过渡标记语使用的总频次上来看,中国英语学习者显著性低于英语本族语者。与本族语者相比,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存在过渡标记语过多和过少使用的情况,如对 “but”,“so”,“in a word” 等过渡标记语使用过多,而对“however”,“therefore”,“yet”,“since” 等过渡标记语使用过少。本文认为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更倾向于使用一些简单、常用的过渡标记语,且对其使用有一定的口语化倾向。
2. 在过渡标记语的使用上高水平学习者与低水平学习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着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过渡标记语的使用总频次反而有所下降,但使用类型有所增多。除了一些常用的,较简单的过渡标记语如 “and”,“but”,“so” 等两者使用的频次都很高外,高水平学习者对一些相对复杂的过渡标记语如“however”,“furthermore”,“nevertheless” 和 “thus” 等掌握的比低水平学习者要好。
3. 结合相关文献,本文认为影响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使用过渡标记语的差异的主要因素有:规避和个人偏好,母语迁移以及语言学习的一些外部因素。
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以增强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对过渡标记语的正确使用。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英语写作思维的培养,注意过渡标记语使用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本研究丰富了过渡标记语的相关研究,对过渡标记语教学和习得提出了建议,对英语写作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但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本研究可能并未涵盖所有过渡标记语。今后研究可进一步扩大语料范围、增加其它过渡标记语。